昨日下午,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4个主题论坛分别在万丽天津宾馆、天开高教科创园以及水晶宫饭店举行,论坛分别围绕“实数融合赋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教育创新与跨国人才培养”“数据治理与生态共建”“共筑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开创城市数字经济新未来”,邀请中外政要、大学校长、智库专家、企业家和城市负责人等共计1500余人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谋划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数字化城市建设等。
智库合作主题论坛
深化区域发展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智库合作主题论坛上,上合组织数字经济智库联盟成立仪式启动,同时发布“上合组织数字经济智库联盟倡议”。本次论坛旨在深化社会组织国家在数据主权、跨境流动、安全标准等核心利益上达成共识,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数字经济支付协调机制,推动上海精神在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
秉承“上合精神”,积极响应“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智库合作联盟致力于深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随着“上合组织数字经济智库联盟”的成立,21家成员单位共同发起倡议,承诺将围绕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的关键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研究,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智力支持。致力于推动研究机构间资源、信息与成果的开放共享,倡导构建安全、包容、非歧视的数据流通环境。坚持以智库交往深化人文纽带,促进各国相知相亲,为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营造积极友善的舆论环境。珍视联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愿共同为上合组织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消除数字鸿沟的新纪元已开启,一条共筑数据主权的征途正徐徐铺展。联盟成员单位也表示将恪守倡议承诺,深化跨境规则共权,建立数据安全流动标准体系,构建开放知识库,共享数字经济研究成果,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巴基斯坦中国研究所执行主任穆斯塔法·赛义德认为,对于数字经济来说,智库联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它能加强企业之间的一些联系,也能让民心相通,能增进各成员国之间的一些合作。所以他也相信,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未来发展是很可观的,智库联盟的成立,能够促进很多合作项目的达成,从而打造更有意义的变化方式。
穆斯塔法·赛义德还说,巴基斯坦和天津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达成合作的,因为天津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数字经济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枢纽,所以他认为巴基斯坦到天津其实是发展数字经济和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的走廊,能够增加一些经济合作,所以巴基斯坦方面也会向中国学习数据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经验。
高校合作主题论坛
南开大学建设“数字人才流动走廊”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校合作主题论坛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举行,此次论坛聚焦“数字经济教育创新与跨国人才培养”,邀请来自中国的著名高校以及其他上合组织成员知名高校代表参加,共同研讨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双向赋能,分享数智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致辞中透露,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将落户南开大学,研究院将以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建议为己任,着力打造上合组织数字经济“思想策源地”。
活动中,宣读了《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高校联盟倡议书》,呼吁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共建“上合组织数字经济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跨校科研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与创新中心,建立跨境教学案例、数据集交换机制,攻克数字经济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数据治理联合研究计划”,聚焦成员国数据本地化政策比较等系列研究。建立常态化国际学术交流机制,举办年度“数字经济国际论坛”;开展“数字丝路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促进成员国师生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推动高校间师生互访、学分互认,打造“数字人才流动走廊”;实施“双导师制”联合培养计划,中方与海外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论坛上,上合组织数字经济高校联盟成立,首批加入联盟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哈萨克斯坦古米廖夫欧亚国立大学等近20所。
城市合作主题论坛
启动“智慧河西”建设 打造“AI+之城”
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城市合作主题论坛上,河西区常务副区长崔振平以“智慧赋能 数治未来—以人工智能构筑城市发展新范式”为主题,介绍了河西区利用AI和数字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河西区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和研发服务。同时我们以文旅和健康生活服务业为代表构建产业体系。”崔振平介绍说,河西区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先天优势。在整个天津的产业布局中,河西区承担着数字经济板块的责任,去年5月,启动“智慧河西”建设,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河西区打造成为品质化、精细化、智慧化的“AI+之城”。
在智慧教育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驱动课堂创新、整合教育资源、引入智能设备、赋能体育运动、注重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采取了科大讯飞的星火技术,打造全国首个融合大模型的教育智能驾驶舱,汇集100多个智能应用,精准教学惠及学生人数达到11.8万。
在物联感知方面,构建“地”“空”两网合一,依托海河柳林区域打造天津市“低空数字产业聚集区和飞行服务保障先导区”,搭建天津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协同视频监控、激光雷达、监测探头等物联感知设备体系,支撑交通、市容、应急、环保、市场监管等多个场景应用。
上一篇:“镶金”的足球,踢不好|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