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口转内销?是权宜之计吗?
创始人
2025-07-12 08:26:51
0

近年来,国际经贸秩序遭遇挑战,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贸易面临美国滥施关税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出口承压,提高内销占比、实现出口转内销成为不少企业应对冲击的现实选择。与此同时,商务部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不少零售企业和电商平台也积极作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受到关注。

什么是出口转内销?近期我国加大力度促进出口转内销,是权宜之计吗?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什么是出口转内销?

A: 出口转内销是指外贸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通俗地讲,企业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就是同时开展内贸业务和外贸业务,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生产经营更有韧性,取得“1+1>2”的效果。

Q:出口转内销是权宜之计吗?

A: 绝非权宜之计。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快速提升。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有助于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化解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进而提振内外贸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Q:当前畅通内销渠道面临哪些挑战?

A: 标准差异:部分出口产品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与国内要求不一致(例如,外贸家电产品需重新取得国内3C产品认证)。

渠道短板:没有国内销售经验的代工企业,缺乏国内营销网络和品牌运营经验。

成本压力:内销渠道建立周期长,企业入驻商超、平台、展会等进场费用较高。

Q:如何更好地推进出口转内销?

A: 需各方协同发力,立足优势畅通内销渠道。

标准衔接:短期内可拓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范围,鼓励各方采信“三同”认证结果;长期上可加强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内外衔接。

政策支持:加大在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落实好“三增三减”政策(增财政投入、信贷规模、保险覆盖和减房租、展位费、流量费),降低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成本。

平台赋能: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可积极总结扶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经验,在对接国内市场、品牌塑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更好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策划/于浩、林语晋(见习),作者/董超)

监制/韩霁

审核/杜秀萍

编辑/刘莉

校对/张萌

(责任编辑:朱晓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饭店“拍菜品视频”被罚45万,... ▲山东临沂一小饭店发“蛤蟆汤”视频被认定为“违法广告”,引发了争议。图/网络视频截图饭店“随手拍菜品...
贵州科技条例放大招:让创新者“... 来源:百姓关注7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修订的《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行了...
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救... 中新网昆明7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12日从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
“许由洗耳&rdq... 传统的儒家故事里,“许由洗耳”是赞赏山中高士的典型故事,许由是典型的高士。历朝历代的隐士,许由算是隐...
浩福创意 HFUS,拟转板美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自上海的浩福仲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