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成语咸阳
【释义】
兼听:听取多方面意见。偏信: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成语大词典》释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会把事情或道理弄明白;偏听偏信,就弄不清事物的真相。”
【出处】
汉•王符《潜伏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典故】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意见,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来源:《成语话咸阳》编辑:鲁晴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