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蓉蓉 通讯员王敏 董芹江)“大家看,这款假冒注册商标的工业用流量计给被侵权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要想精准定性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关键是要准确认定涉案的翻新方式对商标的识别是否有影响。”近日,在山东省费县检察院“新苗工程”课堂上,检察官孙玉丛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向青年干警传授“实战秘籍”,台下的青年干警听得专注、记得认真。
面对青年干警占比高、成长需求迫切的现状,费县检察院于2024年初创新推出“新苗工程”,旨在提升青年干警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能和综合能力,锻造一支能办案、善攻坚、敢担当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新苗工程”的核心是深化“导师制”。费县检察院精心选拔资深检察官、业务专家,与39名青年干警结成帮扶对子,“导师”通过案件跟办、疑难会诊等方式,将长期积累的实务经验与办案技能倾囊相授,有效提升青年干警的办案能力。
“模拟检委会”与“沉浸式听庭评议”机制是“新苗工程”的两大特色。在“模拟检委会”机制中,青年干警可以参与检委会会议讨论,如在模拟场景中扮演承办人,向检委会汇报案件并接受其他委员提问;或扮演检委会委员,对案件定性及处理发表意见,深度参与案件汇报、焦点辩论和集体决策过程。在“沉浸式听庭评议”机制中,青年干警不定期旁听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庭审,撰写听庭报告并参与集体评议,深度学习法庭临场应变技巧。为拓展青年干警的视野,该院还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案例研讨等活动。“不同业务条线的观点交锋,常常能碰撞出破解办案瓶颈的金点子!”不久前,青年干警刘慧在参加完一场围绕新型经济犯罪定性的研讨后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自“新苗工程”开展以来,该院青年干警在省级以上业务竞赛中斩获标兵、能手称号5人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