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做“一棵树的生意”
创始人
2025-07-12 06:51:15
0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崔桂敏

作为“中国鸭梨之乡”,魏县的梨园正在发生着一场变革:百年老树上挂着“数字身份证”,寻常鸭梨变身保留了更多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的“NFC果汁”,依托120个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直播间三天卖掉3万斤鸭梨……

从百年老树到数字果园,从鲜果直销到精深加工,从本地市场到全球舞台,这场从枝头到全球的蜕变,让魏县梨产业早已不是“一棵树的生意”,而是一条集种植、加工、外贸于一体的“黄金链条”。据统计,小小鸭梨的全链条产值突破7亿元。如今,这条链条正深度融合产业提质、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让“中国鸭梨之乡”的名片愈发闪亮。

数字赋能:

老梨园长出“新智慧”

走进魏县北张庄村的300亩云享梨园,科技感扑面而来:滴管管道按需精准补水,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每棵树的土壤环境及病虫害情况,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自动调整灌溉策略。

让“老梨园”长出“新智慧”是魏县推进智慧种植的一个缩影,也是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在当地古梨树存量最多的柴家园子,200多棵百年老梨树也搭上了数字化快车。邯郸市梨精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安装气象监测仪、土壤检测仪和病虫害监测仪,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培育出皮薄肉细、酸甜适度的精品鸭梨。“我们推出的‘年份梨’礼盒价格比普通鸭梨高出3倍,仍供不应求,每年销售额超600万元。”公司董事长王英介绍,数字化管理让每棵老树发挥出最大价值。

科技赋能的背后,是强大的智力支撑。魏县依托中国魏县梨科技小院这一国家级平台,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邀请专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生产调研和科技攻关,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科技小院和高校专家为我们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魏县林果开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魏县已建成北张庄云上梨园、东南温村柴家园子等3家精品梨园,保护性提升3家老梨园,改良低效梨园500亩,今年预计新增种植面积120亩,数字化种植正让越来越多的“老梨园”长出“新智慧”。

标准筑基:

好品质有了“硬标尺”

“要让梨产业‘长红’,必须在‘特色’二字上做足文章。”今年3月,魏县制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魏县鸭梨》《生产技术规程》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质量分级、绿色种植的标准空白。

据了解,两项标准涵盖11大项80多个小项,从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到采摘时机、分级包装,全流程细化为128项指标,可以说为“魏县鸭梨”量身定制了专属“身份密码”。“标准对种植环境、农药使用、日照等都有严格规定,确保产品充分体现魏县鸭梨的优良特质。”魏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股股长高畅介绍,每年要用掉10万件印有专用标识的包装箱,有效带动了果农增收。

有了“种植说明书”,果农种梨更省心,收益也更可观。在魏县华达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亩梨园里,从土壤改良到延迟采摘,每个环节都严格按标准执行。“以前凭经验种梨,现在按标准来,不仅省力,收入还多了不少。”理事长张太平算了笔账,按标准种植的新梨7号亩产5000斤,收购价每斤比市场价高0.3元,去年仅这一项合作社就增收30多万元。

全链升级:

舌尖尝到“鲜味道”

从田间到车间,从产品到品牌,魏县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推动鸭梨产业从传统种植向“产加销服”模式转变,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魏县经济开发区河北小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全国首款添加金银花、甘草的NFC鸭梨汁正源源不断下线。这款历时两年研发的产品,自今年1月量产以来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魏县鸭梨酸甜适度、营养丰富,是理想果汁原料。”公司总经理丛厚茂介绍,按产能预估,公司未来每年可消化鸭梨5万多吨,创造产值1—2亿元。

作为“链主”企业,该公司发挥“头雁效应”,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8%;4项专利技术让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产业链上游“稳得住”、下游“跑得快”。“未来将推出鸭梨枇杷汁、功能性饮料等5到6款产品,预计带动七八百人就业。”丛厚茂说。

今年,魏县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3家,带动产值增长10%;新增2家梨产业联合体,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拧成一股绳,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实现“双赢”。

魏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魏县正在招引晋州中农加梨深加工项目,对接安徽砀山龙润堂梨汁项目,并与3个专家团队共建科研基地,推动4项专利技术转化为保健食品。

全球拓市:

小特产变身“国际货”

“以前靠批发商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现在直播带货,三天就卖了3万斤。”魏县魏城镇南温店村冷库业主杨香会的感叹,道出魏县梨产业拓展市场的显著成效。

为让鸭梨实现“全球卖货”,魏县构建了“线上+线下+外贸”的立体销售网:线上依托120个直播间直播带货,今年线上销售额预计增长40%;线下布局“邯宝坊”特色门店,在新发地市场设立直销专柜;建设海外仓,提供“一站式”外贸服务,让魏县梨从“河北特产”走向“国际商品”。

与此同时,魏县通过参加国内外品牌展会,持续提升“魏县鸭梨”知名度。“经过多年努力,魏县鸭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达13.12亿元,较去年增长近5亿元。”魏县林果开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 来源:人民网 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齐浩男摄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12日电 (齐浩男、实习生秦语睿)为牢...
【金牌纪要库】全球金融国际化程... ①应运而生?全球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稳定币,这些钱包和支付收单类机构受益或尤为突出;...
教育新观察|暑期“机不离手”?... “暑期到了,我家孩子总是抱着电子产品不放,怎么办?”每逢假期,这样的求助便频繁出现在家长群里。随着电...
原创 普...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耐心似乎已经接近极限。他一方面批准了对乌克兰的更多军事援助,另...
运城市中心城区2025年义务教... (转自:运城新闻网)运城市中心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办法招生对象1.小学一年级:年满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