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广 通讯员 马昕 济南报道
45岁后视力下降别大意!你以为的“看东西模糊、变形,可能是年龄增长引发”,其实不然,这很可能是正在逼近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它就像“视力蛀虫”一样,会悄然侵蚀眼睛的黄斑区——视觉功能的眼底核心区域。
黄斑变性(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大“致命形态”。
干性AMD可出现
渐进性视力变化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主任医师潘雪梅介绍,干性AMD主要是由于眼底视网膜内出现的黄色小点状沉积,对视力有影响但相对较小。
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轻度视力模糊;中期会出现视力下降,强光下视力恢复缓慢,暗光下出现中央暗点等,如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2年内85.1%的患者日常生活将受到影响。
到了晚期,黄斑出现地图状萎缩,视力就会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湿性AMD可出现
突发性视力改变。
湿性AMD,是脉络膜出现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的脉络膜血管容易渗漏和出血,破坏感光细胞,对视力影响很大。
湿性AMD因为新生血管生成而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黄斑区出血,极大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可能出现影像扭曲,中心出现黑斑且持续扩大。
视物模糊、变形,是大部分湿性AMD患者的最初症状,后期会出现严重的视力丧失。
30秒健康自测
想知道你是否中招?可以自测一下。
如果有眼镜,请戴上;盖上一只眼,注视右方表格的中央点,两眼轮换进行该步骤;持续注视,保持时间至少10秒以上。
检测结果:如果你看到网格的所有线条呈现完整、清晰的直线,各个方格同等大小,那么,你的眼底应该是健康的。
如果你看到网格的直线条显现模糊、扭曲变形、暗点遮挡、视野缺损等异状,可能眼底已出现病变,建议立刻前往眼科医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