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7月11日,从江西省港口集团项目建设指挥部传来消息:在施工现场,百余名作业人员奋战在项目一线,聚焦节点,抢抓工期,全力奏响工程建设“奋进曲”。截至目前,在建的3个码头项目全速推进,王家村码头项目完成95%,泽诚码头项目完成约80%,银沙湾码头项目完成约95%。
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建设提速
围绕港口集团2025年年度目标任务,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紧盯关键节点,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九江银砂湾码头在今年3月底启动“百日攻坚,决战决胜”专项活动,项目管理团队倒排工期、优化方案,以“半天一跟踪,一天一总结”的高效管理模式破解施工难题。泽诚码头以完成“6・30”主体结构为目标,展开水陆双线作战——水面上,两艘浮吊船协同作业,仅用8天便完成400余块面板安装;陆域上,两台水泥搅拌桩机同时施工,10天完成100余根水泥搅拌桩。王家村码头项目将钢栈桥吊装方案化作“攻坚利刃”,以科学方案实现钢栈桥精准安装,为码头主体建设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驱动项目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指挥部以设计优化与技术创新驱动码头工程建设提质增效。设计优化层面,系统梳理港口项目设计缺陷,编制图纸内审必查清单控制造价,通过施工工艺优化、设备计划调整及结构改良等实现降本增效与工期压缩。如银砂湾码头非重载区堆场铺面结构优化后,有效降低造价,并缩短工期15天。技术创新方面,将钢结构粮食筒仓施工由传统“正装法”升级为“倒装法”,推动10座5000吨筒仓主体结构提前20天竣工,降低高处作业风险;1#货棚引入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结合24小时轮班制,高峰期投入40余台设备及300余名建设者,完成主体钢结构安装。
创新工艺与智慧平台形成强大合力,九江泽诚码头采用现浇下横梁底模整体落底施工工艺,5名工人仅耗费半天就完成1道横梁的落底、拆底工作,兼顾安全与效率。同时,借助“水上沉桩施工三维实时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项目团队高效完成458根水上沉桩。除此之外,该项目还自主研发“开底式可调节管桩抱箍安装工作平台”,为工程建设打造安全便捷的作业环境。
多措并举,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安全管理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坚实保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指挥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施工安全稳定,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将劳务班组作为监管重点,推行班前安全交底会“三讲三问”,并借助智慧化安全信息平台监督,让一线班组长作为安全领头人;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针对重点时段,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部署安全工作,强化现场管控与应急值班。今年上半年已组织11次重点时段安全检查,整改隐患168处。
科技赋能助力安全管理,项目建设指挥部已基本形成全范围高清监控系统,截至目前共开展24次远程巡查,整改隐患56处,引入16套“阵列智能安全带监护设备”防控高处作业风险。同时,以安全活动为载体,开展汛期和暑期专项整治,组建专班,下发7期工作提示,组织5次专题培训,300人次参学。此外,强化防汛应急管理,要求各参建单位完善预案,组织6次实操演练与3次桌面推演,提前防范极端天气。
下一步,项目建设指挥部将聚焦港口集团年度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凝聚合力、笃行实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江西高质量水运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