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院内整洁无杂物加5分,参与公共区域清扫加5分,畜禽圈舍升级加6分……”日前,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清浪村的“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活动如火如荼,考评组对照评分细则逐项打分。从自荐、他荐到组织推荐,村“两委”成员带着村民代表组成评审小组,走家串户实地走访,最终评选出10户“最美家庭”并给予表彰。
“卫生环境必须得搞好,这是咱自家的脸面。”荣获“庭院绿化示范户”的王桃凤一边将“庭院绿化示范户”与“最美家庭”的锦旗掸干净,一边向邻里展示自家的“治家秘籍”。“每天晨起先扫院,花木每周分株剪,堂屋物件必归位。”她的小院里,门前花坛中一串红开得正艳,水泥地面纤尘不染,正得益于“垃圾不过夜、污水不入沟”的日常习惯。
“家风正则民风淳,当家庭把环境整治当成‘家务事’,乡村治理就有了最坚实的根基。”看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清浪村委会副主任刘龙平感慨道。
据悉,坌处镇通过“家祠+”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家祠在党群服务和基层自治中的重要作用,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为抓手,在家祠打造“好家规家训践行墙”,将庭院整洁、孝老爱亲、公益参与等纳入村规民约中,推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整脏治乱”向“求精求美”提升。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家风学堂宣讲23次,打造“庭院美化”示范户30余户,带动500余名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35次。
日前,在蓝田镇东风村,一场以家风为纽带的人居环境改善活动也逐渐深入。“收拾干净屋子,既能舒心过日子,又能用积分换物资,这是咱们家的‘双赢之道’。”东风村村民彭国林展示着刚兑换的大米开心地说。
据了解,该村创新“环境卫生+家风+积分”机制,将庭院整洁度与“最美家庭”评选挂钩,通过日常整治获得积分,积分可到村内的“积分超市”兑换物品。这种机制将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让文明习惯在“甜头”中养成。
“小家”美了,“大家”才能更美。杨素英一家就是东风村的“明星家庭”,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打理庭院,从挑选适宜的花草品种,到巧妙布局每一处景观……他们早已将生活的诗意倾注其中。在今年开展的庭院评比活动中,杨素英家繁花似锦的小院、错落有致的绿植,再次获得了村里的一致认可,连续三年获评最美庭院示范户。
“家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把它收拾漂亮了,住着舒心,也能给村里增点美!”杨素英朴实的话语,成为天柱县“小家美”理念的生动写照。
行走在天柱县的村村寨寨,只见每家每户庭院整洁干净、生态环境宜人,俨然是一幅村美、人和、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这项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点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不仅改善和维护了村庄环境,更唤醒了村民的自觉意识。(记者 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