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材料量产项目投产在即
创始人
2025-07-12 00:11:10
0

(转自:石墨邦)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能量储存与释放的核心载体,其技术突破对行业升级意义重大。位于准格尔旗的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即将迎来关键节点,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2000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初具雏形。王丽曼/摄

该项目于2024年5月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奠基开工,仅用了十四个月时间,一期工程便初具雏形。施工现场,研发楼、中控室、生产主车间有序排布,氮气站、消防站等公辅设施配套完毕,工人正高效推进设备安装与收尾作业。“目前土建工程完成超90%,装置安装进度突破85%,110千伏变电站、危废暂存区等配套设施均已建成,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进入试生产阶段。” 内蒙古硅源新能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贵介绍。

作为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首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其技术实力备受瞩目。项目采用清华大学硫化床包裹技术,生产第三代新型CVD硅碳负极材料,性能、技术、应用广度均居行业前沿。王永贵表示:“相比传统石墨负极,该产品能显著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和首次充电循环效率,并有效攻克电池膨胀难题。应用该材料,可使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约30%,这意味着传统续航300公里的车型,使用后至少能达到450公里,是重大的技术创新突破。”

量产项目生产车间及配套公辅设施建设接近尾声。王丽曼/摄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占地400亩,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2万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配套原材料产线。其中,即将投产的一期项目投资6.16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产线及全厂公辅设施;二期预计2026年二季度开工,建设年产8000硅碳负极材料及配套原材料产线。三期预计2028年一季度开工,建设1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及配套原材料产线;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40—60亿元,缴税约3亿元。该项目的落地将强力推动准格尔旗精细化工下游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振兴、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增长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多国专家... 中新网7月12日电(记者 甘甜)排除干扰、加强对话,谈及南海问题解决之道,多名专家学者纷纷如是强调道...
王毅:中美之间要加强接触、防止... 格隆汇7月12日|据外交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后,接...
原创 1... 除了“一瓶管一天”的性价比,还有哪些优势? “1.5L装的东方树叶”火了。 在某些电商平台上,一瓶...
祝贺!蒯曼林诗栋夺WTT美国大...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WTT美国大满贯混双决赛,林诗栋/蒯曼战胜韩国组合林仲勋/申裕斌,获得冠军!恭喜...
京城各大场馆演唱会密集举办 拉... 转自:北京日报  多位歌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首都体育馆等场馆密集开唱,带动周边区域消费增长。 本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