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只是“热着了”?实际上已中暑!
创始人
2025-07-11 23:01:14
0

炎炎夏日

中暑正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但你知道吗?

中暑并非瞬间发生

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的症状和处理方式不同。

1

先兆中暑

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乏力、头晕,可能伴有肌肉痉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低于38摄氏度)。

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含电解质饮料,松开衣物,用湿毛巾降温,避免剧烈运动。

2

轻度中暑

患者体温升高(38~40摄氏度),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有一过性晕厥。

应迅速为患者降温,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或敷冰袋;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紧急就医。

3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01.热痉挛

多见于青壮年,在高温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肢体或腹壁肌肉抽动、腹痛,持续数分钟,体温一般无明显升高,可能与缺钠有关。

02.热衰竭

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等,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发展为热射病。

03.热射病

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

劳力型中暑多见于健康年轻人,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劳动后发病,体温迅速升高至40摄氏度以上,出现神志障碍。

非劳力型中暑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慢性疾病患者,发病较慢,1~2天后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0~42摄氏度,可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需立即送医。

容易中暑的4种情况

1

高温高湿环境

气温高于32摄氏度、湿度高于60%时,汗液蒸发受阻,体温易升高。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会加剧热量积聚,湿热天气更易引发中暑。

2

高强度体力活动

建筑工人、农民、快递员、消防员、运动员等长时间户外暴晒且高强度劳动的情况下,易引发劳力型热射病。

3

特殊人群风险高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退化,常伴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上生活习惯问题,如不喜欢使用风扇、空调等散热设备;或是有某些特殊情况,如有时体温已经升高而老年人自己浑然不觉,容易发生中暑。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且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有的家长习惯给孩子包裹严实,容易导致中暑。

孕妇代谢率高,且孕期体温会略高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发生中暑。

肥胖者由于脂肪隔热,散热效率低,容易出现体温过高。

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脏病、甲亢、精神疾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中暑。

4

不良行为或习惯

水分补充不足,如长时间不喝水,或仅喝高糖饮料,会加速脱水

穿不透气的紧身衣、防护服,或婴幼儿被包裹太厚,都容易发生中暑。

饮酒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因酒精利尿可导致脱水,咖啡因可能加速心率和代谢,使体温升高。

睡眠不足或疲劳,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下降。

预防中暑有妙招

1.高温时段避免外出

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阳光最强烈,大家要尽量待在阴凉处或空调环境中。必须外出时,注意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

2.合理改善高温环境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可使用风扇、空调(建议设置在26摄氏度左右),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温度过高。不要将儿童、宠物单独留在车内,即使开车窗,车内温度仍可快速升至50摄氏度以上。停车时使用遮阳帘,上车前先开窗通风降温。

3.科学调整活动强度

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夏季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

4.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下,每小时要喝200~300毫升水。可以饮用淡盐水、电解质饮料,或者椰子水、绿豆汤等天然解暑饮品。避免饮用酒精、咖啡、浓茶、高糖饮料等可能加重脱水的饮品。

防暑无小事,健康是大事

牢记防暑要点,科学应对高温

别让中暑钻了空子!

来源:广西疾控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许由洗耳&rdq... 传统的儒家故事里,“许由洗耳”是赞赏山中高士的典型故事,许由是典型的高士。历朝历代的隐士,许由算是隐...
浩福创意 HFUS,拟转板美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自上海的浩福仲逸文...
墨总统:反对美方加征关税 每经AI快讯,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11日表示,墨方反对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做法,呼吁通过加强区域...
42℃+!河南省疾控局、河南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洛阳西北部有强回波正在发展,关注局地强对流可能引发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
微信又有新功能,网友:好实用 安卓用户还能通过这里进入:“看法”二:好看的点赞看双击屏幕,点赞更自由。以前:精准找到右下角的小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