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广播电视台
今年,河西区第四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区”称号。从2023年开始,区里每年都会评出一批河西好人,到现在,已经有400多人,充分发挥文明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中来。
75岁的刘桂芬,是天塔街富源里社区的一名志愿者。11日,她带着自己刚蒸好的饽饽,来到了隔壁楼的韩奶奶家。88岁的韩奶奶前段时间腿摔伤了,刘桂芬就每天上门,给送饭、收拾收拾屋子。
一直坚持志愿服务,刘桂芬也被区里评为了“河西好人”。从2023年开始,区里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文明标兵,到现在,一共400多人,充分发挥他们热心肠的作用,来引领更多人参与进志愿服务。刘桂芬住的富源里社区,80岁以上的有200多。于是,社区号召成立养老互助小组,把193个楼门,按区域划分成了6个片儿。刘桂芬自告奋勇,组建了第一支志愿队,取名“团结队”,她带着平时一起活动的老姐们,和附近的七名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子。随后,“快乐队”“友爱队”等6支队伍相继成立了,人数从最早的10来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李淑华曾经是被帮助的老人。在大伙的带动下,她也成为了志愿者中的一员。
作为文明城区创建重点,今年,区里继续发挥河西好人的榜样作用,由他们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左邻帮右社、楼上帮楼下、年轻帮年老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