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早上5点50,背着满背篓桃子坐上去往油榨街的“专车”,中午12点返程,这成了余仙芝最近卖桃子的主要行程。搭乘专线将水果蔬菜快捷地运出去,这一切都得益于永乐乡“惠农专线”的开通。
永乐乡是南明区唯一的纯农业乡,离市区较远,村民想要把蔬菜水果运到市区不太方便。今年以来,永乐乡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调研发现菜农的传统运输模式存在“发车时间固定、物流成本高、流通链条断裂”等痛点。为此,乡里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联合贵阳公交中部营运分公司,深入羊角村、大关口等7个村、组实地走访,收集百余户菜农的运输需求,响应式开通了“惠农专线”。
“方便省事!我中午回家后还可以多干点农活。”余仙芝乐呵呵地评价“惠农专线”。“群众满意就行。为老百姓办事,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永乐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桂清说。
开通“惠农专线”,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首要的难题就是选址。对此,专项工作组协调永乐消防站、小山路口批发市场管理方,划定了专线的临时停靠点及农产品装卸区域。
如何最大程度减轻群众负担?永乐乡与公交公司共同研拟了“弹性发车+阶梯收费”方案,历经3轮试点调试最终成型。每天,公交网格员张师傅都会统计村里次日的出行人数,只要达到约定人数,班次自动激活。公交票价和普通公交价格相同,都是2元,IC卡、微信、支付宝都能付;带的菜篓子价格也低,1个3元,2个5元,人+货7元封顶,返程统一4元。“确实方便多了,不仅省力还省钱。‘惠农公交’开通以前,我去一趟市区卖菜起码要15元,现在坐车只要5元。明年我70岁,乘车就不用花钱了,只需付菜篓费就行了。”菜农绍培华说。
如何增强消费者对永乐乡农产品的信任?“惠农专线”开通前,永乐乡就将200张“永乐乡惠农产品销售证”发放到村民手中。持有“惠农产品销售证”就能随时带上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到城区指定的销售点进行售卖。
如何保障摆摊秩序规范又不影响交通?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油榨街道办事处对轨道交通油榨街站B口的空旷地进行规划划线,设置90余个摊位,提供给花溪、孟关及永乐乡、小碧乡、摆朗村等地村民售卖果蔬。设置“惠农专线摊区”固定牌,明确经营时限为早上7点至中午12点。针对不时出现菜贩抢占菜农位置情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联合油榨街道办事处多次进行清理和规范,保证村民亮证经营正常进行。
据了解,这不是南明区的第一条“惠农专线”。4月19日,小碧乡“惠农专线”开通,线路覆盖大地村至小碧乡集镇主干道,途经双龙物流园区、油榨街等重要站点,全长超20公里。“惠农专线”开通以来,已累计助力永乐乡、小碧乡销售果蔬50余吨,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
“惠农专线”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关系到农民的荷包、市民的“菜篮子”,更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温度。下一步,南明区将持续注重群众意见征集,密切关注专线运营情况,秉持惠民增收与成本节约并重原则,适时推出订单式、季节性专线。同时,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点、优化设施,充分释放“惠农专线”在乡村振兴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强大动能。
通讯员 黄秋云
(《南明区开通“惠农专线” 架起产销“暖心桥”》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下一篇:感受航天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