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7月10日下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航海文化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本年度航海文化论坛以“弘扬航海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深入挖掘航海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激发全社会对航海事业的关注与热爱,进一步增强全民航海文化自信,发挥航海文化助力作用,服务航运强国建设。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分别就“从航运视角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和当下启示”“中国港口和运河溯源研究”做主旨演讲。
徐祖远以航运为视角,系统阐释了郑和下西洋作为“全球化开端时代中国大航海”的历史定位,深刻剖析了郑和精神中“和平交往、开放包容”的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并从强化海洋战略研究、加快航运强国建设、倡议国家实施海洋文明探源工程、倡导全球海洋合作等方面提出郑和下西洋对当代航运发展的启示。
黄镇东以大量历史文献、典籍、专著、各类考古资料为依据,为我们详细梳理出中国港口、运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结合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港口和运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港口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分期、论证和阐释。通过对中国港口与运河的大量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航海文明的发端与演进,在拓宽航海认知的同时,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海洋文化认同提供深厚的历史根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论坛下半场,专家代表们分别围绕“物流与书法的基因共振”“郑和精神的时代意义”“中国海事文化遗产的未来”“航海职业培养与航海精神传承”“南海西北陆坡沉船考古展览”等主题做精彩的专题演讲。
本次论坛由中国航海博物馆、郑和研究会、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委会主办,吸引了全国近两百名海事港航、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专家及代表参与,共探航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