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牟燕红)“红河蓝莓缘何成为网红水果?”“红河州作为蓝莓主产区,通过哪些措施推动蓝莓产业发展?”7月10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做客《金色热线》直播节目时表示,红河蓝莓产业的崛起,关键在于三大创新实践。
全链升级打造产业标杆。近几年,红河州创新推广“设施栽培—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修剪调控—高密度种植”五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亩产提升至1500—2000kg,水肥利用率提高40%,劳动强度降低30%。引进了几十家头部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建立了亚洲领先的中外合资育种育苗中心,突破种源“卡脖子”困境,弥勒市依托中国南方蓝莓创新中心的科研优势,在种苗繁育环节不断发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现有加工企业十多家,目前已引进致力于野地蓝莓种植推广及功能营养食品研发销售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蓝美1号”蓝莓品种,被认定为国家级林木良种。花色苷提取物纯度高达40%以上,富含15种花色苷,品质对标欧盟标准。
联农带农激活内生动力。创新“622”利益分配模式:农户60%(提供土地、日常管理),村集体20%(提供基础设施),企业20%(提供技术、销售)。已孵化家庭农场120余家,户均年收入35万元。配套“蓝莓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放贷5亿元。
品牌战略开拓全球市场。红河州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等国际资质,出口量占全国50%。成功举办云南蓝莓大会,推出“爱护眼睛,多吃云南红河蓝莓”品牌口号,启动“红河蓝莓爱护眼睛万里行”活动,产品进驻国内高端商超并出口12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