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荔枝新闻
文/孟彧
(作者孟彧,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某自称“在小县城文旅局工作”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已怀孕20周,孕早期请假2个月,请假回来后把大部分工作分给合同制同事,自己又在家摆烂了一段时间没去上班,老公是市里副处领导。9日,当地联合调查组通报称,发帖人为红河县文旅局事业人员,其“老公为市里副处”为不实信息。发帖人因“为博取关注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被给予记过处分。
图源微信公众号“梦想红河”此事之所以引发众怒,不仅因为挑逗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更践踏了社会的公平红线。这样的帖子,早已超越了“分享生活”的边界,其针对“合同制同事”秀优越,拿“副处级老公”秀特权,以“摆烂上班”秀舒适,“秀”的是自己扭曲的价值观,“朽”的是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羞”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叠加在一起,伤了公众的心,“蚀”了社会的共识根基,“噬”了制度的公信力。
具体来看,该事件仍存诸多疑点。通报称,“其怀孕期间,凭医院诊断结果向单位请假,请假符合规定”,但具体身体情况并未披露;就算请假合理,但请假回来后是否存在“象征性上班”“表演式返岗”?此外,用人单位是否存在监管失职或暗箱操作?官方通报是否为“事后找补”?并不是“副处级”的老公是否以其它方式争取了“特殊照顾”?这些问题依然有待回答。
该帖子出自孕期女性之手,却对这一群体造成了“污名化”,根源在于其对“合法权益”的扭曲理解。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有权享受相应优待,比如国家层面明确的基本产假时长为98天,产前可以休假15天。而该女子并没有正确认识这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法律保障,反而将其视作“躺平特权”“免工作金牌”,何尝不是滥用权利、浪费公共资源、消解社会善意?即便得到了长时间假期,但还是感叹“为什么不能孕期在家休息”,更是进一步折射出其将权益保障视作“为所欲为”的矫情思想、特权思维。
该起事件虽然由一则存在夸大、炫耀、虚构成分的帖子引起,但暴露出的问题却是深层次的,那就是特权思维依然在一些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特权幻想”依然是一些人追求的“爽剧剧本”。近年来,因发帖炫耀而导致塌房、翻车的事件屡见不鲜,无不是将公共资源当“私产”,拿权力寻租作谈资,殊不知,每一次“炫”撕开的都是“疮”,每一次“耀”折射的都是“黑”,最终只能“塌房”收场。我们需要“破”的,是这些事件链条各环节的“山中贼”,更是事件主人公以及其他居心不轨之人的“心中贼”。
归根到底,公平正义依然是社会的底色,也是广大公众的期待与坚守。我们希望,涉事单位能进一步调查核实,推动更多真相拨云见日,更希望这起事件不只是一场舆论风波,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镜鉴,扎紧制度笼子,牢筑思想堤坝,畅通监督渠道,让特权的泡沫逐个破灭,让公平的基石不容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