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学界
7月5日,在第十三届消化外科学术会议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教授团队举办了TALENTACE研究数据发布会,首次向国内外与会专家详细解读了研究结果。
据了解,这一长达5年的全球肝胆肿瘤领域多中心研究,是首个针对中-高肿瘤负荷(超出up-to-6)、针对中国乙肝相关肝癌人群的III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验证了“系统治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免疫靶向组合)联合局部治疗TACE(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模式,为肝癌患者带来了转化治疗(将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和长期生存的新希望。
因其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为本年度肝细胞癌(HCC)领域唯一入选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肿瘤年会(ESMO GI)的III期临床研究。研究数据于7月3日在ESMO GI大会口头报告,为全球的肝癌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
会上,研究团队代表周军教授指出,这项研究在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中-高肿瘤负荷、不可切除的HCC患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首次证明,“T+A”免疫靶向方案联合按需TACE介入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中优于单纯TACE对照组。详细数据为:
TACE-PFS延长:联合组中位11.3个月vs对照组中位7.03个月;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PFS也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联合组中位10.32个月vs对照组中位6.37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显著提升:根据RECICL标准评估,联合组ORR为81.3%vs对照组ORR为66.7%。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联合组的ORR为49.1%vs对照组ORR为33.9%。
同时,联合治疗组的安全性特征与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及TACE的已知安全性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且高血压、蛋白尿等常见不良事件均可通过标准管理措施控制。
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位居恶性肿瘤前列。有数据显示,我国约60%-7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已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不可切除且肿瘤负荷高的患者,长期以来有效治疗选择极为有限,预后严峻。
自2020年起,董家鸿教授团队开始牵头“TALENTACE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他在此次会上介绍,经过5年时间,团队克服了从研究执行、患者随访到数据管理等各环节的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阳性结果。
“这一成果将有力推动肝癌治疗模式的革新,引领局部精准控制联合系统分子干预的肿瘤治疗新时代。”董家鸿教授说。
会上,多位专家共同启动TALENTACE研究数据发布仪式。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加速成果临床转化,以期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公开资料显示,董家鸿教授是国际著名的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现任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活体肝移植、体外肝切除等前沿领域深耕,取得了诸多成就。
(转自: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