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3元大碗面
还免费无限续?
最近
这个上海3元吃面的视频火了
视频来源:B站UP主“盗月社食遇记”
这家夫妻店“塘湾饮食店”
开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北门
阳春面3元
葱油拌面5元
荷包蛋1元1个
......
还不止呢!
店里竟然还卖咖啡!
4元一杯美式
可以免费续杯
面馆不仅卖咖啡
还卖茅台
48元一杯
吃过的网友
纷纷来留言
视频发布后
塘湾饮食店的客流量几乎翻了一倍
不少人慕名而来
等位人群中,记者见到了30岁的科研工作者刘子阳还有好友李广辉,两人一拍即合,当天下班就跨越大半个上海,从浦东新区高桥镇直奔而来。
“不好意思,这边马上吃完了。”老板娘李开翠脸上浮起歉意的微笑。她戴着一副银框眼镜,讲话也有些书卷气,说起丈夫黄文明,她喜欢用“理想主义者”这个词。
塘湾饮食店曾卖过水饺,黄文明坚持用“雨润”猪肉,每一只都要现包。店铺装修,他执意给厨房装上270度无死角的透明玻璃窗,让街景与锅灶烟火毫无阻隔。
餐桌上那包小小的抽纸也是——非品牌产品,绝不上桌。
“因为干净啊。”黄文明说。
大学生来吃饭
还能免费打印
老顾客有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保安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每天傍晚,辛苦一天的人们,一碗三五块钱的面条,一杯啤酒边喝边聊,安抚着漂泊的胃。
“你今天怎么晚上来了?”黄文明问。
“我饿了就来了么。”王建方指了指衣服上蓝色的“饿了么”标志。
黄文明被逗笑了,转头向记者解释道:“他每天下午两点必来。”
“暴风吸入”最后一大口面,山西人王建方要回去继续送餐了,他向对面拼桌而坐的河南人罗大哥点了点头,相当于一个“再见”。
罗大哥的公司有食堂,但每天都是米饭,北方人爱吃面,他和十几个同事总来这儿解馋,“一碗面不够吃直接让老板加,荷包蛋一块钱一个,实惠极了。”
大学生来吃饭,还可以免费打印学习资料——墙角放着一台专业打印机,刚印出的几页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戏剧介绍,还有余温。
甘之如饴的付出
这一家人有点像
塘湾饮食店2019年开业,李开翠一直全职在这家赔本的店里帮忙,黄文明还打另一份工——运营一家打印设备租赁公司,来维持家庭开销。虽然李开翠也常念叨家庭经济紧张,但是比起挣大钱,她更希望的是,丈夫的梦想有一天能实现。
20多年前,初中毕业离开学校的黄文明,有了一个梦想。餐饮店有着相对固定的休息时间,下午2点到5点几乎完全没有顾客,如果能把场地用来上课,那该多好!让服务员们都学会英语,让对生活困惑的人们学学心理学……不论什么学历、什么收入的人,只要想学习,就能有机会。
“在你眼里这是一间面馆,其实在我眼里,是一间教室。”有时黄文明充满希望地描绘着心中愿景,有时也会说,“这个乌托邦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但是最后一句话总是差不多,“即使实现不了我也要试试。”
甘之如饴的付出,这一家人有点像。
李开翠记得,她大专毕业后还想读书,黄文明就拿出所有的钱,供她去上海最好的会计学院之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读完本科。
女儿小豆芽总是尽量在学校写完作业,每个父母忙碌的晚上,她就坐在门口台阶上看蚂蚁。这个次次考试班级前三的孩子,从不抱怨没有书桌。
评论区里网友的留言
也是暖到不行
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人和店......
据说视频拍摄团队为了真实记录,拍摄前没有透露风声,直到今年6月底扛着机器进门老板才知晓。
谈到以后的打算,黄文明说,蒸煮煎炸每样都想在店里试一遍,不变的是,食物的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以及他的梦想。
晚上11点,小店要关门了,记者看着透亮的玻璃门说:“你们家真的挺干净。”
黄文明右手握拳,捶了捶胸口:“我跟你说,是这里干净。”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今日闵行、B站UP主“盗月社食遇记”、网友评论
编辑: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