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发布2025高考大数据:哈工大是最热门高校,热门专业前十均为理工科
创始人
2025-07-10 13:28:15
0

  百度搜索联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5高考数据报告》,结合百亿搜索大数据,传递高考分数之外的数据洞察。

  2025年百度高考服务近8000万人,百度搜索依然是万千学子了解报考信息的首选,超3000万人使用AI志愿助手和高考大数据,科学填报志愿。

  今年是百度连续第十多年为高考考生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累计服务了数以亿计的考生。

哈工大热度登全国榜首

宝藏大学热度飙升

  从热门搜索院校上看,南北高校势均力敌,考生依然向往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热度高。同时,与往年相比,宝藏大学热度飙升,生活相对舒适的非一线城市成为今年填报志愿的新趋势,苏州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等位于宜居城市的宝藏大学,凭特色的优势专业,登上全国热度高校前十。可见,发达的一线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但是竞争太激烈,生活节奏快;而发展潜力更大的二、三城市,却往往可以做到事业生活两不误。

专科填志愿更看重“毕业即上岗”

铁道铁路电力等硬核院校受青睐

  而专科批次热门院校,考生对素有“毕业即上岗”的铁道、铁路、电力等相关院校关注度高。这些专科院校凭借高水准的对口专业,多数毕业生选择从事铁路、地铁等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成为专科批次考生抢手的选择。这股热度藏着专科考生的清醒:刚需行业的“确定性”抓紧“铁饭碗”,更以“硬技能”补学历差距。比起"高大上"风口专业与院校,学门扎实技术,扎根刚需行业,成了不少考生填报时的"清醒准则"。

选高校既看“面子”也看“里子”

名气与王牌专业“硬指标”是首选,就业率成为加分项

  选学校时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什么?“硬门槛” (分数线、录取人数等)是基础;“双一流”“985/211”等学校层次标签是重要参考;专业实力、招生规模直接影响选择。此外,学校排名、知名度等“名校光环”依然是重要考量,而毕业就业率、地理位置、师资力量这些关乎未来发展和学习体验的因素,权重也在持续上升。如今的考生择校,既要看“当下的门槛”,更要算“未来的账”:名气是面子,实力是里子,就业是落脚点,三者缺一不可。

风口专业成新顶流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等风口专业霸榜

  除院校选择外,专业抉择同样牵动万千考生和家长的心。大数据显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三大工科专业常年稳居本科专业热搜榜单前列,持续印证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热度。此外,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专业亦成为本科报考的热门方向。新旧工科专业热度齐飞,一边是考生紧盯传统工科,认准制造业"压舱石"的稳固地位,想通过攥紧这张"就业基本盘"的船票,在竞争中先站稳脚跟;另一边则是押注数字浪潮里的"创新风口",盼着借智能升级的东风,抢占发展先机。

医学专业成专科香饽饽

传统会计学热度断层顶流

  专科专业的选择更看中实际就业潜力。会计专业就业需求量大,凭借普适性稳坐头把交椅,是就业市场的“硬通货”;数字媒体技术、动物医学近两年热度攀升,正好契合了短视频普及与宠物经济升温的趋势;而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凭借专业门槛高的特点,既有健康需求的刚性支撑,又能随着从业经验积累不断提升价值,抗风险能力突出,是报考热点。对专科考生来说,选专业时“好就业、够稳定”显然是更实在的考量。

“火箭式”蹿升专业:航空航天领飞

新材料、交叉学科新兴专业增长势头强劲

  哪些专业今年搜索热度飙升最快?本科和专科榜单高度一致: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运维工程等专业搜索量激增。同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学科,以及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等各类交叉学科也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国家的航天成就和科技战略,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专业选择。

个性化兴趣成为05后考生首选

智能工程等前沿专业是“钱”途担当

  数据显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成为两大核心决策因素。理想与现实,在志愿填报这一刻需要找到平衡点。从毕业5年后平均薪资看,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未来机器人、智能交互设计等前沿科技专业,平均薪资领跑全榜,成为名副其实的“钱”途担当。

  备考"卷刷题"到填志愿"卷研究"

  辽宁省考生成为双项“卷王”

  要说今年高考最"卷"的省份,辽宁必须拥有姓名。备考阶段,辽宁和天津考生人均查真题的时长全国领先,妥妥的"以题促学"典范;到了志愿填报环节,辽宁考生又和湖北考生一起,霸榜"人均查询时长"前列。从备考时的"刷题卷"到填志愿时的"研究卷",辽宁考生一路领跑,用行动证明:为了理想大学,多花点时间算什么?

“高考屏蔽生”话题刷屏

AI填志愿成新晋热点

  每年高考都有新话题,今年轮到"高考屏蔽生"出圈。除了"查分""分数线""作文题"这些常规热点,"AI报志愿""高考大数据"等科技工具成了家长们的"新宠"。而"一个班3人成绩被屏蔽,老师集体沸腾"的新闻爆火后,"高考屏蔽生”这个词突然闯进大众视野,成了今年高考季最具话题性的"新关键词"。

  十二载寒窗苦读,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星光,是考生对未来的万千憧憬。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一场盛大的奔赴,奔赴一个值得全力以赴的明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商务部: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 转自:千龙网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0日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之...
中国中冶相关公司新增一项166...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中国中冶相关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
周末溜娃必备!大宁公园荷花节要... 转自:上观新闻春去夏至翠渐浓,绿荷红菡映清波,大宁公园1万平方米荷花池正在织就夏日无边碧浪。2025...
39岁南洋博士送外卖火了?美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全文共841字,阅读...
海伦哲: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 证券日报网讯 7月10日晚间,海伦哲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