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筹备进展情况。
有记者提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人工智能+”列入,此前上海也发布了“模塑申城”实施方案,上海将通过哪些举措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表示,作为国家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深入贯彻“人工智能+”行动,抢抓垂类模型落地的“窗口期”,通过实施“模塑申城”工程,加快打造智能终端、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5个关键生产力工具,推进制造、金融、医疗等6大垂类应用,加快形成产业创新、场景赋能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本次大会上,也会看到相当多的应用场景展示。
一是筑牢智能生态,支持打造AI赋能新模式。上海正夯实“算力+语料”两大要素,加快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建设高质量公共语料平台,为基础模型、垂类模型训练提供优质燃料;设立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校等优惠使用智能算力、语料库等资源;构建“开源+社区”两大载体,通过“开源”打破技术壁垒,依托“社区”连接创新孤岛,加快培育面向基础共性、典型场景的智能服务商,提供开发工具、智能体等集成解决方案,推出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特色服务包,全力打造“最懂开发者”的城市。
二是加强供需对接,深化布局AI应用新场景。加大综合性场景开放力度,面向全市征集50余个城市级示范场景,为垂类应用开发、落地、迭代、推广提供训练场和试验田;聚焦重点领域,市经信委打造了金融大模型应用基地,并发布医学AI工作方案,推出“沪小游”智能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发量子城市大模型深化治理应用等;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不间断举办“模塑申城”周周培训会,邀请行业专家指导企业AI+项目建设。此外,在AI赋能新型工业化这一主战场,上海正加快制定“AI+制造”行动方案,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10个制造业方向,体系化打造复合性场景、智能化产品和标杆工厂。
三是构建支撑体系,优化完善AI落地新机制。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标准研制,打通模型接口、算力架构、语料数据等底层标准,支持本市创新主体主导或参与行业大模型标准研制;加快测试验证平台建设,成立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国内首个医疗大模型应用检测验证中心,面向大模型、智能体等重点应用开展测试验证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态。
张英表示,下一步,市经信委将始终坚持应用导向,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持续深化“模塑申城”工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以示范应用更好支撑人工智能高地建设。
(转自: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