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董事会亮相之际,这家深陷规模腰斩与连年亏损泥潭的券商系公募,正经历股东寻求退出、高管频繁更迭的多重考验。
7月10日,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换届工作正式完成。宣布公司董事会换届工作正式完成。经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选举产生由江涛、饶雄、冯劲松、徐 骥、党姝婷、曾理民、贺卫、姚宁、李颖担任第五届董事会董事。
在随后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江涛再次当选为公司董事长。此次换届中,原第四届董事会成员张妮、刘胤宏、张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组成的第五届董事会。红塔红土基金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董事会人员变动属于公司正常的换届工作,对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并对第四届董事会董事任职期间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此次董事会换届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红塔红土基金近半年来频繁高管变动的最新一环。今年3月,公司刚刚迎来新任总经理冯劲松,结束了公司长达半年的“掌门人”空缺期。
冯劲松是一位从软件开发工程师转型的金融管理者,其履历颇具特色。他于1989年参加工作,曾任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软件开发助理工程师,昆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电脑部电脑工程师、电脑经理,后转入红塔证券,历任投资管理总部职员、信息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总经理,金融创新部总经理。他的技术背景在公募基金高管中较为少见,而他的任命延续了红塔红土基金高管来自股东方红塔证券的惯例。尽管2024年11月公司大股东曾通过全国选聘方式公开“海选”总经理,但最终仍选择了股东背景深厚但缺乏公募经验的人选。
此次高管更迭始于2024年9月的重大人事地震。9月20日,红塔红土基金突发公告,董事长龚香林与总经理杨洁同日离任,这在公募行业实属罕见。当时公司规模已出现断崖式下滑,从2023年末的109.88亿元骤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34.74亿元,缩水近70%。从经营状况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红塔红土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318.13万元,连续2年后“扭亏为盈”,净利润176.51万元。此前两年,公司已连续出现大额亏损:2022年亏损5039.60万元,2023年亏损扩大至6534.34万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规模仅为55.41亿元,而到2025年二季度末,资产规模进一步降至39.45亿元。
红塔红土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12日,股东为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华远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9.27%、30.24%、10.49%。红塔红土的困境还体现在股东态度上。近年来,公司第二、三大股东北京市华远集团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均曾尝试转让所持股权,但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新一届董事会名单的公布,红塔红土基金的领导班子终于尘埃落定。然而,摆在江涛、冯劲松等新管理层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公司需要在规模持续缩水的困境中寻找突破口,股东变动问题悬而未决,高管团队的稳定性也面临考验。在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今天,这家券商系公募能否凭借此次人事换防扭转颓势,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