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之道照见世界:尼山论坛上,中外学者解码儒家智慧的当代力量
创始人
2025-07-10 12:16:39
0

尼山论坛举办高端访谈,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智慧

跨越千年,看儒家教化的社会黏合力

以和为贵,以礼相交。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高端访谈现场,国内外学者专家围绕“从孔子办学到社区养老:儒家教化如何黏合现代社会?”“仁礼之道怎么帮世界讲和?——儒家伦理的全球治理智慧”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跨越2500多年的儒家智慧依旧为现代社会提供着独特的黏合力。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肯方院长奥维尼奥·萨洛梅·尼亚姆布拉每次回家,都会先问母亲想吃什么,然后才系上围裙,走进厨房。这句简单询问的背后是“孝”的生动体现。在非洲,“乌班图”精神与儒家的“仁爱”相互映照,形成跨文明的伦理共鸣。这种文化共鸣,推动着非洲学生去孔子学院寻找东方智慧。

美国夏威夷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安乐哲认为:“‘孝’是双向弦音,它不仅是子女的责任,更始于父母对幼儿的情感浇灌。”

面对迷茫的现代青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宋在伦表示,在其开设的《中国传统思想》课堂上,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引发强烈共鸣。“这位颠沛流离的‘失败者’,恰是现代青年寻找方向的写照。”课堂演变为“困惑研究所”,学生们发现:孔子的生命轨迹,正是对抗碎片化生存的良方——通过持续修行,将零散的生命编织成有意义的人生。

面对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而不同”成为化解冲突的文明密码。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莫芮德以“五指”之喻生动诠释多样性的价值:“若五指同形,手便失其所能,差异恰是协作的基础。”

当谈到“礼”的现代意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富勒将“礼”上升至全球治理。以《巴黎协定》执行为例,若各国以“礼”的约束真诚履约,签字仪式便成为共担责任的文明纽带。“中国将大小国家视为‘大小朋友’,这种平等精神根植于儒家哲学。”波黑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特别提到,中国在多边议题中坚持“全球决策需惠及所有国家”的原则,正是“天下为公”的当代实践。

(大众新闻·大众日记者 刘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为肉羊产业园...   7月9日,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前往和政县达浪乡肉羊产业园建设现场,为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青岛局属公办普高普通班录取线普...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0日讯 今天,2025年青岛市中考分数线发布。今年,局属普高一段线为264...
A股站稳3500点,银行股集体... 今天市场表现不错,A股午后不断冲高,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最后尾盘略有跳水!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A股...
低度化还不够,“情绪价值”才能... 在各大名酒企业纷纷投入研发,甚或已经推出各种低度产品的形势下,白酒的低度化、潮流化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
让纽约观众看《白蛇》蜕变,看孙... 转自:上观新闻7月26日,巧妙融合海派爵士、非遗市集、静音迪斯科、亲子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10场精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