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之道照见世界:尼山论坛上,中外学者解码儒家智慧的当代力量
创始人
2025-07-10 12:16:39
0

尼山论坛举办高端访谈,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智慧

跨越千年,看儒家教化的社会黏合力

以和为贵,以礼相交。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高端访谈现场,国内外学者专家围绕“从孔子办学到社区养老:儒家教化如何黏合现代社会?”“仁礼之道怎么帮世界讲和?——儒家伦理的全球治理智慧”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跨越2500多年的儒家智慧依旧为现代社会提供着独特的黏合力。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肯方院长奥维尼奥·萨洛梅·尼亚姆布拉每次回家,都会先问母亲想吃什么,然后才系上围裙,走进厨房。这句简单询问的背后是“孝”的生动体现。在非洲,“乌班图”精神与儒家的“仁爱”相互映照,形成跨文明的伦理共鸣。这种文化共鸣,推动着非洲学生去孔子学院寻找东方智慧。

美国夏威夷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安乐哲认为:“‘孝’是双向弦音,它不仅是子女的责任,更始于父母对幼儿的情感浇灌。”

面对迷茫的现代青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宋在伦表示,在其开设的《中国传统思想》课堂上,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引发强烈共鸣。“这位颠沛流离的‘失败者’,恰是现代青年寻找方向的写照。”课堂演变为“困惑研究所”,学生们发现:孔子的生命轨迹,正是对抗碎片化生存的良方——通过持续修行,将零散的生命编织成有意义的人生。

面对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而不同”成为化解冲突的文明密码。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莫芮德以“五指”之喻生动诠释多样性的价值:“若五指同形,手便失其所能,差异恰是协作的基础。”

当谈到“礼”的现代意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富勒将“礼”上升至全球治理。以《巴黎协定》执行为例,若各国以“礼”的约束真诚履约,签字仪式便成为共担责任的文明纽带。“中国将大小国家视为‘大小朋友’,这种平等精神根植于儒家哲学。”波黑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特别提到,中国在多边议题中坚持“全球决策需惠及所有国家”的原则,正是“天下为公”的当代实践。

(大众新闻·大众日记者 刘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跨越大洋同唱一首歌!中美青少年... 在跨越浩瀚大洋的舞台上,中美青少年齐聚一堂,共同唱响那激昂的旋律——《鼓岭!Kuliang!》。他们...
普高第一条线743.5分!普高... 普高招生的分数线至关重要,如今普高第一条线为 743.5 分,第二条线是 713.5 分。这两条线犹...
交建股份(603815.SH)... 交建股份(603815.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
四川九洲电器因串通投标 再次被... 近日,据军队采购网(以下简称“军采网”)公告,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九洲电器”...
科兴新董事会宣布赛富基金阎焱当... 科兴新董事会宣布,公司新一届董事会于今天在公司北京总部举行了首次会议,会议共计十名新董事,其中八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