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张誉璇 赵清华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7月12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7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阿尔巴尼斯总理此访正值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不断改善发展。中方愿同澳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据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网站发布的声明,阿尔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耐心而谨慎地努力,寻求与中国建立以对话为核心的稳定关系”。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据悉,阿尔巴尼斯将到访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寻求扩大中澳经济联系,以期为澳大利亚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向中方阐释澳大利亚对中企投资的立场。
去年5月,阿尔巴尼斯率领执政党工党赢得联邦选举,开启自2022年以来的第二个总理任期。自阿尔巴尼斯第一任期以来,中澳两国政治高层维持着积极、稳定的对话沟通。从2022年11月以来,习近平与阿尔巴尼斯已经举行过三次正式会晤。在高层对话中,澳方多次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访问京沪蓉,
扩大经济关系为澳提供更多就业
据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网站8日发表的声明,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计划前往北京、上海和成都。在华期间,阿尔巴尼斯将与中方领导人会见,并出席澳中领导人年会。在北京,中澳两国领导人将就全球和地区问题以及贸易和旅游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交换意见,并共同出席中澳CEO圆桌会议。而在上海和成都,阿尔巴尼斯将与商业、旅游和体育界代表会面,强化中澳经贸联系。澳方认为,中澳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直接接触有助于解决分歧,是构建建设性关系的核心要素。
阿尔巴尼斯表示,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几乎占澳大利亚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如今贸易自由流动,对两国企业和人民都有利。“我国政府将继续在可能之处与中国合作,在必须之处表达不同意见,并致力于维护我国的利益。”
此外,《南华早报》8日引述知情人士称,阿尔巴尼斯将于7月15日左右抵达北京,7月16日至20日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展览会,并指他此行将以“友好姿态”保持两国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阿尔巴尼斯表示会将访问重点放在扩大经济关系上,希望为澳大利亚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另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报道,此次随阿尔巴尼斯访华的代表团将包括来自麦格理集团和汇丰控股澳大利亚分公司,以及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博思格钢铁、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集团的高管。
除了上述合作领域,达尔文港争议也是阿尔巴尼斯此访的重要议题之一。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知情人士说,阿尔巴尼斯此行重点任务之一,是向中方阐释澳洲对中企投资的立场,尤其针对达尔文港所有权争议一事展开讨论。
达尔文港(Darwin Port)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市,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至关重要的港口,是北领地唯一的国家级港口。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获得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但由于该港口的战略意义,澳大利亚政府目前正考虑将其收回。今年4月,阿尔巴尼斯在连任竞选期间表示,达尔文港必须掌控在澳大利亚人手中,政府正在制定计划取回控制权。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5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道,中国岚桥集团与北领地政府签署的达尔文港租约,是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完全符合澳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希望澳方能客观看待达尔文港项目,认真履行对合同的严肃承诺,为中国企业在澳生存发展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肖千表示,“在港口亏损时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时将其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外交部也多次就达尔文港问题表态。5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美国私募基金公司拟竞购达尔文港的提问时表示,有关中国企业是通过市场方式获得达尔文港的租约,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充分的保护。
气候变化、清洁能源,
“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正当时”
中澳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前列。然而,在澳前两届政府执政期间,澳方紧随美国所谓“印太战略”,在新疆、南海等问题上屡屡挑衅中方,导致中澳关系严重倒退,也损害了澳方自身利益。
自2022年5月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赢得大选执政以来,中澳关系打破僵局,从民间、经贸,再到高层互访,全面恢复。2023年11月,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这是澳大利亚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访华,央视新闻的报道将之称为“破冰”之旅。
去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澳大利亚。有专家当时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阿尔巴尼斯访华是中澳关系回暖的信号,李强总理的回访则是两国关系回暖的实际行动证明。
阿尔巴尼斯此访正值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十周年。今年6月在墨尔本举行的澳中经贸合作论坛暨庆祝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十周年活动上,澳大利亚贸易与旅游部长唐·法瑞尔表示,自2015年12月20日协定生效以来,中澳自贸协定为澳中两国带来了显著益处。在此期间,双边贸易额增长超一倍,达到312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4623.75亿元),为澳大利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投资,推动了经济繁荣。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前州长约翰·布伦比表示,该协定的利用率超过96%,是澳大利亚所有自贸协定中最高的。它支撑了双边贸易关系,使双边贸易额增长到每年3000多亿澳元,使中国成为澳大利亚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伙伴。
肖千大使7月7日在《澳金融评论报》评论版发表题为《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正当其时》的署名文章表示,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巨大的市场为澳矿产、红酒、牛肉、龙虾等各类商品提供充足且稳定的消费市场。旅游业也是中澳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长期是澳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
《南华早报》7日的报道援引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全国主席戴维·奥尔森的话称,阿尔巴尼斯此访正值两国努力应对气候变化、贸易稳定和地区凝聚力等共同挑战之际,高层持续对话对于塑造可信的未来道路至关重要。奥尔森还提到,澳大利亚企业希望借助中方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大型项目交付以及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优势,而双方对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构建区域供应链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尤其是在绿色矿产等领域。
肖千在上述文章中也表示,中国愿与澳大利亚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扩大自由贸易合作。
《南华早报》3日的一篇评论则指出,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而中国是清洁能源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双方可以通过更紧密的气候合作,发挥各国优势,加速工业脱碳和清洁能源的部署。而此类合作与阿尔巴尼斯政府的“未来澳大利亚制造”议程相契合,该议程旨在将澳大利亚打造为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文章也提醒双方要抓住这一机遇,“堪培拉必须愿意与北京开展更务实的合作”。
本期编辑 邹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