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为全球文明交流搭建起重要平台。其中,《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这一分议题,更是将目光聚焦于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探寻其在文明传承与社会进步中的深刻价值。
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与家庭文化建设深度共鸣。家庭作为文明传承的最小单元,既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也在全球化语境中成为文明对话的鲜活样本。激活家庭文化基因,正是要在守护文化根脉与拥抱多元文明中,构建从个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进阶路径。
济宁的实践,为文明家风建设提供了鲜活范本。当地开展的“最美家庭”评选,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具象化为可学可鉴的榜样;家庭文化节里,亲子共读《论语》、共写家训的场景,让传统文化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这种将儒家“修身齐家”理念融入现代生活的探索,恰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证明文明家风建设绝非简单的复古,而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
全球化浪潮下,家庭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文明对话的丰富素材。北欧家庭“适度”的生活哲学,与中国“克勤克俭”的传统美德相映成趣;日本家庭“极致待客”的礼仪文化,与中华“有朋自远方来”的好客之道殊途同归。这些文化基因的碰撞与交融,印证着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文明样本,唯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奏响文明共生的宏大乐章。
千万个崇德向善的家庭,既是滋养个体品德的摇篮,也是构筑社会文明的基石。从济宁“最美家庭”的榜样力量,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家庭作为“文化使者”的角色,每个家庭的文化实践都在参与书写人类文明的长卷。当个体家庭的“微光”汇聚,便能形成照亮文明前路的“星河”——这正是“天下大同”的当代诠释:以家庭为舟,以文化为楫,在和而不同的航道上驶向共同未来。
从曲阜尼山的儒家智慧,到全球家庭的文明对话,家庭文化基因的激活始终遵循着“守护——包容——共生”的逻辑。在现代化进程中,唯有让每个家庭既成为本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又成为多元文明的对话者,才能真正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文明跃迁。这不仅是尼山论坛的精神内核,更是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评论员 杨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