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7月9日清晨六点三十分,一声嘹亮的起床号划破校园的宁静。包头服务管理和财经职业学校的学生们闻声而动,几分钟后,一条条“绿色军被”已棱角分明地静卧床头,洗漱用品在架子上列队般整齐划一——这是准军事化管理下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清晨,自律的烙印已刻入日常。
学校内务比赛。(资料图)在这所学校近日举行的“赤诚感党恩 精武强担当”擒敌拳大比武现场,这种烙印绽放出耀眼光芒。2024级42个班级依次登场,动作刚劲有力,口号响彻云霄。计算机专业的刘隽其同学汗透衣背却目光如炬:“一次次踢腿、一次次出拳,磨掉的不仅是惰性,更是心中的浮躁。”
这种准军事化管理绝非一日之功,背后是严密的制度支撑。据包头服务管理和财经职业学校学生科负责人石峰老师介绍,学校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8项核心制度,从《教官行为准则》到《学生仪容仪表规定》,将军容风纪、内务整理等细节悉数纳入德育学分考核。他对此深有感触:“量化考核像一把尺子,让行为规范可衡量、可反馈。我们亲眼见证许多孩子从最初的抵触到接纳,最终内化为‘我要自律’的自觉。”
五星宿舍评比。(资料图)军事训练是淬炼品格的熔炉。学校不仅将新生军训作为重要入学课,更创新性地把军训课纳入常规教学体系——每周一节,由优秀退役士兵执教。课程涵盖队列动作、擒敌拳、国防教育等模块。成果展示台上,学生们的挺拔身姿和坚毅眼神,无声诉说着纪律与担当如何在汗水浇灌下生根发芽。
每周一清晨,当“包头市国防教育女子军乐团”奏响雄壮的国歌,国旗在全校师生注目中冉冉升起,庄严的仪式感便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这支被包头市国防办正式授名的队伍,不仅在校内播撒红色基因,更活跃于包头市各大活动舞台,成为校园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
擒敌拳大比武现场。(资料图)准军事化的触角延伸至生活每个角落。宿舍里,“叠军被大赛”和“五星宿舍”评比是常态;校园中,统一行动与守时观念蔚然成风。这种淬炼带来的蜕变清晰可见:当满国琳同学毫不犹豫救助路边伤者,当刘隽其在暴雨中主动协助民警扶起百米护栏,责任与担当已从规章条文跃升为生命本能。
“花期不同,静待成长”是该校的育人胸怀。在严格管理的基石上,多元平台让禀赋各异的生命绚丽绽放:段起焱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服务项目冠军领奖台;邱雨婷的画作飞入“天宫画展”;“金色小鹿”社团在“咖啡微创业”与高端礼仪服务中崭露头角;绿茵场上,“校长杯”足球赛点燃青春激情……近三年,学子们在各级技能大赛中狂揽627项大奖,26人荣获国家奖学金,数字无言却掷地有声。
学校国旗护卫队。(资料图)包头服务管理和财经职业学校以迷彩色为青春打底,用准军事化管理这把“戒尺”,量出了行为的边界,锻造了品格的韧度。在这里,嘹亮军号唤醒的不只是清晨,更是自律图强的精神;棱角分明的军被叠起的,是精益求精的匠心。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新闻编辑:莎日娜
上一篇:五金机电“南皮制造”“破圈”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