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伴侣只是孤独者的“倒影”
创始人
2025-07-10 11:07:01
0

美国《纽约时报》7月7日文章,原题:科技公司制造了孤独的恶性循环 我把分手的消息只告诉了最亲密的朋友,却在社交媒体刷到一则人工智能(AI)伴侣的广告——它“偷听”到了我单身的消息吗?科技公司找到了一条向孤独人群推销数字商品的渠道,承诺用户可以通过与机器人建立依恋关系来缓解内心的寂寞。但这种虚拟的“情感联系”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正是贩卖孤独感的根源所在。

美国“元”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认为,AI伴侣能够帮助弥补所谓的“友谊缺口”。“Replika(一款AI伴侣)比任何人都更懂我”“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Galaxy AI永远陪着你”等广告语铺天盖地袭来,但无论是社交媒体、约会软件还是AI伴侣,都无法填补灵魂的空洞,只会让人们逃避孤独,从而使情况更加恶化。

1983年,英国《泰晤士报》将孤独称为“全国的流行病”,研究人员担心“孤独”会被资本趁虚而入打造成为一个盈利产业。孤独的人特别容易成为被资本剥削的靶标,因为他们会竭尽全力避免独处。曾任哈佛大学教授的罗伯特·韦斯1982年说:“孤独的人在交新朋友的时候会倍感压力,因此他们可能会为了填补寂寞病急乱投医,全然不顾这种‘疗法’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现在,这种社会情绪被定义为需要治疗的疾病,催生了“孤独经济”。

有孤独产业人士表示,人类内心的孤独源于缺乏与他人建立足够联系。早期研究人员常常认为,成年人的孤独感源于生命早期,母亲没有与婴儿建立有充足安全感的依恋关系。他们认为,我们最初与母亲的关系会成为成年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范本。而面对孤独时的莫大恐惧和刻骨焦虑就像无助的婴儿被抛弃在婴儿床上竭力啼哭,却无人回应。

治疗孤独的良方是“情感联系”,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摸到门路,抓住了那些渴望摆脱孤独困境的脆弱人群的痛点,并转化为牟利商机。科技公司伺机推出AI伴侣产品,本质上是在兜售一种无风险的“依恋关系”——帮用户重新构建一个充满“安全感”的虚拟童年。只不过,这些已经成年的客户得到的不再是一个事事有回应、及时安抚孩子的“完美妈妈”,而是一个可以满足用户全能自恋需求的机器人。科技公司称,与人类之间脆弱不堪、尔虞我诈、充斥算计的情感联系不同,AI会以你希望的方式、在你想要的时候给予你渴望之物,无须道歉、请求原谅或者忍受令人不适的沉默,更不用费心揣测对方打着什么算盘。你可以完全放松、畅所欲言,从始至终都被肯定、被鼓励,所有情绪都被全盘接纳和理解,而且不会受到任何人身攻击和打压。

扎克伯格将这种技术创新称为“个性化循环”——确切地说,其实是“孤独循环”。古希腊神话中,绝美少年纳西索斯被复仇女神涅墨西斯诅咒,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为追求水中之影最终溺水而亡,化作水仙花。就像纳西索斯深情凝望水面一样,用户们也沉迷于自己的倒影。这是一种神明“诅咒”般的诱惑:按照自己的形象意志重构人际关系,没有风险和冲突,也没有现实感。最终,这会导致与他人的孤立。

当人们将普遍经历的孤独感写进病例、亟待医学诊断,各路资本就创造了制造、贩卖和购买治疗“孤独病”药物的市场机会。但将孤独当作疾病是危险的,因为商家贩卖的所谓“解药”只会让我们陷入孤独的恶性循环。其危险之处在于,它会让我们忘记真正的依恋关系是什么样子,并侵蚀独立思考的能力。(作者萨曼莎·罗斯·希尔,王建国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尹锡悦再入狱被关单人牢房:无空... 7月10日,再次被捕的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已正式办理拘留手续,而他将居住的囚室内没有空调。报道称在确认个...
福蓉科技:董事长张景忠因即将到... 福蓉科技(维权)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张景忠递交的辞呈。张景忠因即将到龄退休及工作调动,...
药明康德预计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 公司紧抓客户对赋能需求的确定性,不断拓展新能力、建设新产能。 7月10日盘后,...
南昌大学:探秘千年擂茶 赓续非...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甘甜)近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青苗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江...
WTT美国大满贯国乒5对组合顺... 转自:中国体育报  北京时间7月10日,WTT世界乒联美国大满贯在拉斯维加斯展开男女单打1/16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