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交警部门针对广大市民关注的重点路段成功实施交通“微改造”,通过优化车道布局、完善标线指引等精细化措施,成功缓解了5处易堵路口的通行压力。据统计,部分路口早晚高峰期排队长度降幅超20%,最大降幅近30%,市民出行体验显著提升。
在昆仑大道同望路口,交警部门将西往东方向车道从“2左转+2直行+1直右”调整为“1左转+3直行+1右转”,同时取消路口附近无信号灯斑马线,引导行人至信号灯处过街。调整后,该路口早晚高峰期排队长度降幅近30%,既提升了直行车道利用率,又保障了行人过街安全。
昆仑大道新矿路口则经过“三步走”优化:增设导流线和线形诱导标避免车辆“迷路”,调整车道为“1左转+2直行+1直右”并优化渐变段标线,增设左转待转区和直行车道导向线。改造后,路口高峰期排队长度降幅超23%,车辆行驶轨迹更清晰有序。
针对大学邕隆路口左转车流密集的特点,交警部门将邕隆路北往南方向车道由“2左转+3直行”调整为“3左转+2直行”,同时清理冗余标线避免误行,北进口排队长度降幅约22.7%。
大学新村路口则实施“错峰调整”:根据早晚高峰期车流差异,将北往南方向车道改为“3左转+3直行”,南往北方向改为“1左转+4直行”。调整后,双向排队长度降幅均超28%,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在建政路地矿大院路段,交警部门通过压缩车道宽度“挤”出专用掉头车道,有效解决了掉头车辆与直行车辆“抢道”问题,路段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据了解,此次优化以“精准施策”为核心,通过微调车道功能、完善交通指引,用“小改动”取得“大效果”,切实回应了市民对顺畅出行的需求。交警部门表示,将持续跟踪各路口通行情况,动态优化交通组织,让市民出行更安心、更省心。
本报记者韦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