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搭桥亲子赛赛道上,家长们手持呼啦圈,谨慎地将其摆放于地面,孩子们迅速跳入呼啦圈内稳步前行,亲子间配合默契;飞盘掷准亲子赛区域同样热闹,参赛家庭站在标志线外,手持飞盘,全神贯注地瞄准九宫格分数板,用力投掷,飞盘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现场气氛紧张激烈,大家为每一个高分欢呼,也为失误加油鼓劲;携手同行亲子赛则考验着亲子间的默契与协作,30米的赛道上,参赛家庭“大手牵小手”,小心翼翼地绕过障碍物前进,他们时而互相鼓励,时而调整步伐,现场观众的加油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将气氛推向高潮……7月7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体中心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加油声、欢笑声交织回荡,“奔跑吧·少年”2025年万盛经开区社区亲子运动会在此火热举行。
此次运动会比赛项目丰富有趣,过河搭桥亲子赛、飞盘掷准亲子赛和携手同行亲子赛,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许多家长表示,能在暑假和孩子一同参与活动,享受亲子互动与运动带来的快乐,是最大的收获。“运动会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身体的平台,更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更能在挑战中磨砺意志。”一位家长说。
社区亲子运动会只是万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盛将运动作为区域品牌,青少年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刚刚步入暑假,万盛文体中心体育场里就已热闹非凡了。跆拳道训练营的孩子们绕场奔跑,口号声虽稚嫩却充满力量;篮球架下,篮球入网的声音清脆悦耳;羽毛球馆内,小队员们也在积极热身……在万盛起航篮球俱乐部的球馆,虽还未到开练时间,但身穿红蓝队服的孩子们已早早在场边热身,嬉笑声与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交织。俱乐部教练罗长兴表示,看到孩子们从最初只会乱跑,到现在能听口令、打配合,十分有成就感。步入暑假,青少年们的锻炼热情持续高涨,也让俱乐部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不仅如此,智慧体育在万盛也得到广泛应用。暑假期间,万盛的“智慧体育”平台持续运行。关坝小学的一位体育老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名五年级学生跳绳成绩不断提高,但柔韧性有所下降,于是及时调整运动建议,并同步至家庭端,邀请家长协助孩子在家进行拉伸训练。该老师告诉记者,借助“智慧体育”平台,学校可以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各项运动数据。“以跳绳项目为例,学校大屏幕会清晰记录孩子们的动作轨迹,包括跳跃幅度、跑动节奏、出手角度等。老师不仅能通过肉眼评估学生表现,还能借助系统回放和数据分析,为每个孩子定制训练方案,家长也能在手机端及时了解孩子的进步。”
这正是万盛“体教卫融合”融入日常生活的体现。两年前,万盛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民生实事清单,覆盖10个镇街、25所学校,构建起“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学校”三级推进体系,为融合机制的落实奠定了制度基础。去年初,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研究院主导研发的“智慧体教”系统在中盛、关坝两所小学试点上线。该系统打通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四端信息链,实现了从数据采集、运动评估到干预建议的智能闭环,让日常教学更具针对性,家校协同也有了数据支撑。此外,在万盛小学、和平小学试点的AI智慧体育系统,还实现了运动场景的智能管控与数据可视化,优化了体育教学模式,营造出无感化、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环境。
更为关键的是,在万盛,体育、教育、卫健三方打破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互通,共同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撑起“成长网”。万盛以学校为主阵地、社区为延伸、俱乐部为支点,构建起覆盖全区的青少年体育服务网络。同时,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优良率提升至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