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大型中资银行经营韧性足
创始人
2025-07-10 09:10:33
0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仇兆燕

近日,英国《银行家》发布2025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榜单主要考量银行一级资本规模,反映银行抗风险和利润增长能力,是评价银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这份榜单体现出大型中资银行的经营韧性。

从榜单排名来看,前十强榜单方面,中资银行连续两年占据十强六席。全球前20名银行中,中资银行已占半壁江山。

而在前50强银行中,有15家中资银行入围。其中6家银行排名较上年有所提升,无一出现名次下滑。

千强榜单方面,2024年末,中国143家银行成功入围千强榜单,比2023年末多3家;上榜中资银行税前利润规模为3730亿美元,同比下降0.79%;一级资本规模达3.7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如果剔除美元升值影响,以人民币计算,上榜中资银行税前利润规模与一级资本规模分别增长0.42%和6.56%。

诚如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马天娇分析,当前全球银行业集中度略有上升。随着中资大型银行资本补充落地,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或带动全球银行业集中度上升。

展望未来,中资银行如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夯实资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完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二是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意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多样化专业化的产品服务体系,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三是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研判全球市场环境,根据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灵活调整境外业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重点关注亚太地区等关键市场。

对于全球银行业最新态势,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经营资产规模扩张步伐持续放缓,但得益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业务机遇,盈利能力有所回暖;资产质量表现较为分化;资本充足率平稳上升。国际大型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综合化与智能化水平,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创股份: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 人民财讯7月10日电,中创股份(688695)7月10日晚间公告,持股16.05%的公司股东高新投拟...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行业协会发出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肉类协会联合地方肉类行业协会,以及大型肉制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共百家单位,面向...
新华文轩相关公司新增一项153...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新华文轩相关公司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
国盛金控: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2... 国盛金控晚间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2.2...
万通发展:股东北京复远拟减持不... 万通发展(维权)7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北京复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复远复兴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