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做好残疾人就业的“摆渡人”
创始人
2025-07-10 08:27:02
0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力量,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与文明程度。近年来,滨州市残联坚持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头等大事,聚焦企业“不愿招”、择业“路径窄”、就业“不长久”等难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创新就业模式,强化就业服务,努力让残疾人“好就业”“就好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实现100%,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居全省首位。

政策保障,为残疾人就业加码

就业,是尊严的基石,是民生的基础。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是同健全人一样宝贵的人力资源。长期以来,提及残疾人就业,给予人的都是保安保洁、按摩推拿等低门槛、重体力传统岗位的固有印象,残疾人职业空间十分狭小。

为化解这一难题,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滨州市残联连续多年推动残疾人就业列入全市民生实事,在贯彻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滨州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就业政策链条,并对达到市级奖励条件的辅助性就业机构,每家奖励5万元,对分别达到省市级奖励条件的辅助性就业机构,允许非同一年度内重复享受奖励,实现了辅助性就业奖励政策的叠加保障。2021年以来,全市有22家辅助性就业机构获得省级10万元奖励,22家辅助性就业机构获得市级5万元扶持奖励,11家辅助性就业机构获得了省市级双重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330万元。

同时,联合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将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的通知》及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方案,将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有效解决了盲按行业“客源少、收入不稳定、管理不规范”等痛点问题。目前,全市盲人按摩机构达到85家,从业盲人达到500多人,3家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纳入医保定点。

2022年,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二十条措施》,大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定岗定向招录残疾人,近年来累计有20名残疾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行列,就业人数位居全省前列。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专项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创设保洁员、政策宣传员、“如康家园”管理员等岗位4000余个,实现了残疾人就业的兜底安置。

模式创新,为残疾人就业赋能

残疾人就业难,难在就业路径窄、岗位不稳定。促进残疾人就业,需要不断打造新阵地,丰富新业态,开拓新路径,给企业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新选择。

如何拓展残疾人就业路径,让残疾人就业岗位稳定持久,一直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重中之重。面对这道“必答题”,近年来,滨州市残联坚持以创新为导向,聚焦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困难残疾人就业需求,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康复、日间照料及文化体育等一站式贴心服务,打通了残疾人“走出家门—回归社会—就业增收”过渡渠道,真正实现了“服务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方”。全市建设如康家园102处,3000余名残疾人入园接受服务 ,解放家庭劳动力6000余名。

同时,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残疾人就业稳定性,引进润邦、如常、中新创智等残疾人人力资源公司,积极推广“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模式,并为入园的残疾人每月发放不低于最低标准工资并缴纳五险,740余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就业人数居全省第1位。其中,邹平市润邦“如康家园”服务面积5000余平方米,可安置300名残疾人就业。目前,该“如康家园”引进传统手工艺、二手图书售卖、彩泥制作包装等辅助性就业项目,融合电商运营、短视频制作等,240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2200元以上。

针对精神残疾人“照护难”“就业难”等问题,滨州市残联整合基层精神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精神康复型“如康家园”,通过定点、定性、定医等“靶向疗法”,实现了精神残疾人“平时有人管、病时有人医、劳动有收入”。截止目前,全市建成精神康复服务类“如康家园”5家,服务残疾人400余人。其中,无棣县棣丰街道“如康家园”组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欲望的精神残疾人通过加工制作手工品、种植农产品及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创造价值的双丰收,百余名残疾人月均增收500元以上。

强化服务,为残疾人就业助力

生活无碍,就业也要无碍。

为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滨州市残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打通就业“无障碍通道”,用心用情铺就残疾人的“幸福就业路”。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滨州市残联构建全方位精细服务体系,为这一群体就业保驾护航。积极开展就业意向摸底调查,“一人一档”建立就业服务档案,“一人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并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及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专场招聘会和走访拓岗活动,打造“逢月播·就位来”直播带岗服务品牌。2024年全市61名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100%就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实现100%。

拓展残疾人就业空间,需要企业的支持和配合。2025年,滨州市残联联合市税务局举办滨州市残疾人就业税费政策线上直播解读会,帮助用人单位精准享受惠残政策减税降费红利。联合市融资担保集团深入企业现场宣讲助残惠企政策,征集企业诉求建议,引导企业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并与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助残专场,帮助6家助残类企业解决资金及人才招聘等问题。目前,已累计走访20家企业,精准挖掘适配性职位23类,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390余个。

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滨州市残联把培训作为推动残疾人就业的重要举措,每年通过意愿调查精心筛选、科学定制培训项目,采取“培训实操闭环”模式,举办草编、扎染、毛线编织、宠物美容、直播带货等特色技能培训班,全方位提升残疾人业适配能力。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残疾人专项技能培训10000余人次,建成国家级培训基地3家、省级培训基地6家,省级、残疾人文创基地3家、市级残疾人文创基地4家。科学有效的意愿调查、功能完善的培训基地、适配聚焦的培训项目,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强大的技能支撑。

从田间地头到数字职场,滨州市残联正以更有力度、更有准度、更有温度的政策举措,书写着残疾人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答卷,让残疾人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增收越来越稳。

原标题:市残联:做好残疾人就业的“摆渡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空间扩容、藏书增补,朝图劲松馆...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为迎接暑期阅读高峰,朝阳区图书馆劲松馆未成年人借阅区近日完成全面焕新升级,通过...
如何壮大北京文化产业?关键点来... 壮大文化产业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原文发表于《前线》2025年第6期作者:郭万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
四川长虹:半年度净利同比预增5... 每经AI快讯,7月10日,四川长虹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
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实现经调整归...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寅浩)7月10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7...
奇安信中标某头部运营商2024... 人民财讯7月10日电,近日,某头部运营商公布了防病毒软件(2024—2025年)集中采购项目结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