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马振东
7月7日,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一只由5G超低时延网络与AI算法双重加持下的仿生机器藏羚羊正“努力”工作,实时对藏羚羊种群进行“无感化”观测。
仿生机器藏羚羊的AI视觉识别系统可实时捕捉藏羚羊的迁徙轨迹、觅食行为及幼仔成长状态,通过5G网络将数据毫秒级回传至后端平台;智能分析模型则能自动筛选关键信息,生成种群动态报告,为科研团队提供精准决策依据。这种“前端无感采集+后端智能分析”的模式,不仅突破了人类近距离观测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限制,更让生态数据的获取效率提升数倍。
通过“5G+AI+大模型”构建可可西里全域生态智能管理系统,深度挖掘赋能动态监测升级、生态价值挖掘等工作,为藏羚羊和三江源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科学支撑。
(丁一参与采写)
上一篇:不让“假洋牌”有可乘之机
下一篇:徐曙海率团在韩国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