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于冬洋
本报讯 早上7点,秀洲区新塍镇钱码头村的流动小喇叭准时响起:“废品回收整治关乎大家安全,请配合搬离……”
“张老板,您看这废布堆放在家里多危险,如果发生火灾那可是连片烧。”小金港村网格员小陈耐心劝说经营户。
一场始于6月底的废品回收场所专项整治,让这座江南小镇有了看得见的蝶变。钱码头村村民张大爷拎着菜篮走出家门,指着整治后变得畅通的道路说:“消防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啦!”
连日来,新塍镇全面打响废品回收行业整治“攻坚战”,旨在规范废品回收行业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镇域环境品质。
在整治中,新塍镇创新开启“党员带头+分级攻坚”模式,由联村领导带队组成12个攻坚小组,带着《限期搬离通知书》逐户走访。党员经营户老王率先响应:“我带头搬,给大家做个榜样。”
“现在每天都有巡逻车经过,不怕废品‘回流’了。”村民小组长老周戴着红袖章,与志愿者们在村口巡查。为防止问题反弹,新塍镇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在废旧回收站(点)周边加设公告牌,营造宣传氛围;在镇村道路设固定卡点,24小时轮班值守;发动村民组成“银发监督队”,对可疑车辆拍照举报。
目前,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新塍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度宣传方式,在辖区内主要道路、居民聚集区等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利用微信群发布整治相关信息,联动本地媒体发布相关政策解读推文,制作宣传视频扩大宣传范围,还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入户宣传,借助流动小喇叭广播,强化宣传效果,提升居民对整治工作的知晓度与支持度。
此外,新塍镇成立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与专班,明确各部门及村(社区)职责,分宣传发动自查自改、集中整治强制执行、总结验收长效巩固三个阶段推进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防止问题反弹。
与此同时,一场“环境焕新”行动同步展开。被清理的空地上,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这里将规划建设小公园和停车场。“废品堆场变身‘口袋公园’,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变化。”新塍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把废品回收场所禁止进入村(社区)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红黑榜”公示、积分奖励等机制,引导村民共同守护家园。
“我们要让居民看到,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换来长久的清爽与安全。”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攻坚行动的深入,一个更整洁、更安全的新塍正在焕发生机。
上一篇:开好劳动课 我们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