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蒋平
为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体系,日前,黑龙江省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月系列活动食品医药领域专场成果路演对接活动在牡丹江医科大学举办,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食品医药领域企业及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牡丹江市,共同探讨食品医药领域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路径。
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教育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牡丹江医科大学、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牡丹江市科技局联合承办,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投资转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黑龙江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高校院所路演 创新技术亮实力
“过去的传统疗法对哮喘与慢性呼吸道炎症存在副作用多或疗效不足的局限,中药复方制剂因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研究热点。”路演现场,牡丹江医科大学药学教授、主任药师王彬介绍,经研究显示,咳尔康口服液基于“六君子汤”与“二陈汤”优化结合,保留了传统功效,并通过调节TNF-α/SOD通路、抑制炎性因子及增强抗氧化能力,缓解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与炎症损伤。
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这种创新与实践正在龙江大地上蓬勃发展。“黑龙江省刺五加野生蕴藏量、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数量、林下保有量、市场占有率、品质、药性含量、产品种类、生产企业数量、原料加工量、专利数量、药品批准文号数量、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率、新产品申报量、经营者数量等20项指标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顺捷表示,我省有刺五加水针、冻干粉针、片剂、膏剂等剂型,市场成熟,年产值达到20亿元,形成了很强的市场号召力,未来在刺五加价值开发领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对接企业需求 期待深度合作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抗癌、保护心脏、抗肝坏死、防治近视和白内障、解毒、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和增强生殖功能等药理作用,被誉为‘生命火种’。”推介环节,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付明东率先亮出了企业的对接需求。“针对硒酵母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口服吸收率低、起效慢等关键性技术难题,我们企业亟需开展硒酵母蛋白产业化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新食品原料推广示范。”
“黑土地是最优质肥沃的宝贵耕地资源,不仅有机质含量多,而且保肥、保水性强,是世界公认的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优质的穆棱沙棘。”黑龙江中穆沙棘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霞表示,此次参加活动是希望寻求与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技术的升级和创新,提升种植和深加工水平,实现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金融活水的注入,帮助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升级深加工设备、增加研发投入,并推动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充分利用黑龙江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食品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金融产品推介 赋能成果转化
“希望借本次活动的机会,破解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出口难、投资机构与高科技项目对接难等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探索出科技成果与创投机构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市场化产业化路径,做龙江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之间的桥梁。”活动现场,黑龙江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投资转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吴强表示,未来龙江创投公司将与各创投机构一起,持续挖掘食品医药领域优质项目,一起为黑龙江省食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市分公司业务部部长刘阳表示,通过深入地调研和整合企业需求,公司不断优化产品、责任、服务,打造了完善的、全面的保障计划,多样化、多层次,实现产品灵活性,满足个性化需求,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有效实现全方位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篇‘顶天立地’的大文章,‘顶天’需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立地’需要扎根龙江产业沃土。牡丹江医科大学始终以‘立足龙江、服务区域、辐射东北’为己任,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我们期待通过‘进企业、进园区、进县域’的精准对接,与在座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技管理部门一道,共同破解成果转化中的技术难题、机制障碍和市场瓶颈,让更多‘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牡丹江医科大学校长李春江表示,希望以本次路演为契机,充分把握“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的战略机遇,以更强烈的责任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同时期待与各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打造食品医药领域创新共同体,为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贡献牡医大的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中广核电力(01816.HK)获中信证券-开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增持982.1万股
下一篇:特朗普宣布对八国关税税率,征巴西50%迄今最高!纳指涨近1%创新高,英伟达盘中市值涨破4万亿美元!比特币首次触及11.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