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推动技术转移模式创新
创始人
2025-07-10 05:57:03
0

□ 宋佳亮

技术转移,又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其他主体,从而实现对企业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驱动。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影响技术转移的关键要素,针对性解码技术转移的新路径,让科技成果发挥其应有的应用价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校企合作,提升高新技术与实际应用间的契合度。应用扎根理论对可能影响技术转移的因素进行编码、归纳,从中提炼概括出影响技术转移模式的核心范畴,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技术转移模式的探索,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中校企联合作为推动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范畴,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强化校企合作,全面统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优势,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和联合研究所进行科技攻关。搭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协作研发平台,科研院所在科研技术开发中应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际需求等纳入考量范畴,引导研究方向,并为企业表达技术需求、使用需求,为供需适配提供支持,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同时,落实评价与奖赏激励机制,化“被动转”为“积极转”。高校、科研机构应将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激励科研团队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政策支持,谋求技术转移与成果应用间的深层融合。扎根理论主张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解释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本质规律,强调立足现实情境及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交流,在归纳、推理中得出结论。政策支持能够激励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等,其在影响技术转移诸多因素中的地位不断显现。因此,强化政策支持,是推动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方式变革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技术转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针对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制定引导与激励措施,推动高质量技术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常态。针对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建技术转移部门和交流平台,同时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助力技术转移机制高效运转。例如,政府就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于技术转移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鼓励科研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兼职从事技术转移、科学研究等,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和技术转移氛围。针对企业成果应用和发展转型,政府应为企业的技术升级、成果孵化等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核定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企业间的收益、转化期限、转化义务,以及高新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等;制定专项扶持计划、财税补贴、贷款补贴、加快审批速度、融资帮助、设立风险基金等多重利好政策,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应用。针对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加强对其的公益培训和教育管理,引导其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技术转移为核心,以优惠的价格、高效的服务水准为技术转移、企业成果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研究项目“激励视角下高校技术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ZSCQ-Y27〉的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河人大以监督之力拧紧财政资金... 6月10日,根据财经监督工作要求,白河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财政决...
最新或2023(历届)陕西省士... 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在我国,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士兵中选拔,也可从军外直接招...
霍启刚,获聘为院长! 据新华社消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9日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
印度地震多地震感强烈 格隆汇7月10日|据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测定,当地时间今天(7月10日)9时04分,印度发生4.5级...
最新或2023(历届)贵州省士... 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在我国,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士兵中选拔,也可从军外直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