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华
肌少症是一种因骨骼肌量持续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是由人体衰老和疾病共同作用所导致。肌少症会造成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慢性病发生率上升、免疫力下降等,甚至还可能导致身体残疾、死亡。
引起肌少症的因素
年龄 肌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及力量降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9.9%—40%,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
营养 营养摄入不足,不但会影响肌肉的正常修复与生长,还会加速肌肉的流失,特别是对于减脂人群来说更是如此。
缺乏运动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降低,对肌肉形成的刺激减少,所以肌肉就失去了生长的外力条件。
如何预防肌少症
饮食有节 要避免单一饮食,注意加强营养,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瘦肉、鸡蛋等,还要补充钙质,增加河虾、海鱼、豆腐等食物的摄入。优质蛋白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等食物。此外,维生素对肌肉与骨骼的发育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要多吃青菜、胡萝卜、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运动有度 尽量减少久坐不动,适度运动可以对肌肉形成规律且足够的刺激,尤其是力量训练。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累计40—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每天进行抗阻运动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比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等。
睡眠良好 早睡早起,每天中午睡半小时至1小时,保证每天6—8小时充足的睡眠,能够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情绪乐观 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内耗。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饮酒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肌肉减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练导引术 八段锦是传统的导引术,可调节脾胃气机,气血充足而壮肢体。每日练习1—2次,每次15—20分钟。
固肾护精 肾精是生命的根本。老年人肾气已衰,肾精亏虚,元阳耗散,更应该注意节欲惜精。精足髓旺,则筋骨肌肉得以充养。
下一篇:多元场景焕新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