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奠基①
创始人
2025-07-10 05:11:01
0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沈阳的1953年。

  这一年,沈阳已经解放5年,还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头。这一年的7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了,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和朝鲜军民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年,沈阳,这座工业的城市——机器制造业的中心,胜利地完成了“出机器”的任务,在工厂密集的西部地区也更加美丽可爱了。每到傍晚,西半天现出一片片的晚霞时,那林立的烟囱、滚滚的烟云、在柏油马路的两旁新建起的厂房和水塔都被照得通红通红的。沈阳第一座半机械化翻砂车间的自动运输车,在轰隆轰隆地转动着;在新建近代化风动工具厂,工人正在火热地开展增产节约竞赛,重型机器厂制造的全国最大的五米螺镟铣床、两千吨水压机也安完了最后一个螺丝。而变压器厂的职工则在国庆前夕完成了中国第一台13500千伏安的大变压器。这台机器很重,有48吨重,也很厉害,一台就能保障一个万人规模的重工业工厂的用电;若有三个,就能保障四家万人重工业工厂用电……

  一切都悄悄诉说了一个事实——

  抗美援朝期间,以军需生产为牵引,已经完成工业立骨铸魂的沈阳,在“一五”计划第一年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实现了全面的发展。

  这一年,全市国营、地方国营工厂共生产了154种主要产品,无数过去不能制造的新产品都进行了大量的生产。这些产品,有供应机械工厂的各种新式的能做机器的机床、卷扬机和钢锭;有供应各矿山、冶炼工厂的三百马力空气压缩机、苏式凿岩机和各类水泵;有供应全国各发电厂、水电站、变电所所需要的钢心铝绞线、高压开关板、大变压器;有修建大楼和场房的红砖和石棉瓦;也有将随着地质勘测队走遍祖国所有山林找寻地下宝藏的钻探机。还有,供农业生产的新式播种机、杀虫的农药,供百姓日用的鞋帽、珐琅制品、体育用具、美丽的毛线、毛料和布匹,食品中的味美的香肠、罐头、香醇的高粱酒和啤酒,医药中的葡萄糖和疟疾特效药——“白药君”等在沈阳大量生产。

  这一年,全市国营和地方国营工业不但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还额外地完成了支援鞍钢的紧急任务。全市已推广17种苏联先进经验:高速切削法,科列索夫新车刀法、杜瓦诺夫烧窑法、科瓦列夫工作法……一年前还是工人的变压器厂王凤恩,已经是技术员。新中国成立前,他只修理过20千伏安的变压器,1953年他已是制造13500千伏安的大变压器的骨干。

  站在“一五”起点,再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旧沈阳,不堪回首,甚至不想再去描述。

  那时候,沈阳虽然是个机械工厂较多的城市,但它从来也没生产过较重要的完整的机器,很多工厂只能修修配配、焊焊补补。尽管如此,它还遭受了日寇、国民党政府的双重破坏。号称沈阳工业区的铁西区,也如同一摊烂铁。许多厂房内空如旷野,是一座机器不响,烟囱不冒烟的废墟。还有许多大厂房竟然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马圈,院子里野草没腰,狐、兔、麻雀和乌鸦在那里出入自如……

  然而,回到1953年的沈阳,再到1958年的沈阳,生产一跃再跃、一变再变。在人们面前呈现出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景象。一座座崭新的高大厂房在沈阳平地而起,高空耸立起更多冒着股股浓烟的烟囱。

  打完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后,我们的国家开始专注地走工业化的道路。

  在“一五”计划期间,如鱼得水的沈阳开始迅速发展,工业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前飞跃。从1953年到1956年的四年中,国家花在沈阳的基本建设投资是14亿287万元,其中工业部门投资占70.1%。到1956年底,沈阳完成了18项限额以上的工业基本建设工程,并正式投入生产,在沈阳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机床厂、风动工具厂、电缆厂等崭新的现代化大型工厂。许许多多的原有企业经过了部分扩建和改建,使工业生产进一步合理化。企业的设备状况也起了巨大变化,特别国营工业企业起了根本变化,面貌完全一新。(未完待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将于... 7 月 17 日,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即将来临——中国和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这一协定的实施,...
男子借款20万还款2800万仍... 有一男子,起初借款 20 万。然而,后续的还款情况却令人震惊。他陆续还款 2800 万之巨,本以为已...
南方航空相关公司新增一项357...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南方航空相关公司广州南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
成都春熙路暑期人气旺 热门打卡... 7月10日,暑假期间的成都春熙路人气旺,各个热门打卡点位吸引游客拍摄。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7月10日...
温州宏丰: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经营... 证券日报网讯温州宏丰(维权)7月1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经营4-6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