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在昔日风沙肆虐的戈壁滩上,科创产业如今正在蓬勃发展,涌动着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石河子市蘑菇湖畔的千亩示范农田里,带有各类探测器的无人机在田边的固定机位定时起飞监测农田的各项指标,同田间的固定传感器数据相互印证,确保作物顺利成长。滴灌带如血管般埋入地膜之下,将水分和肥料精准灌溉到每株作物,曾经的戈壁滩如今变成了大片大片的良田。
“借助综合节水输用提升、盐碱地综合改良、工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数智农业决策系统、水肥一体化综合调控等智慧农业技术,我们成功将戈壁滩改造成智慧良田,探索高度智能化的农业模式,让棉花亩产实现翻番,用省下的水资源开垦更多耕地。”站在示范田旁边,新疆天业集团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占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们还在积极探索机器人巡田、除草等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无人化迈进。”
戈壁滩上不仅长出了粮食、棉花,还有低空经济正在蓄势腾飞。
“新疆地区空域辽阔,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应用需求丰富,还有高校提供人才支持,是发展大型无人机产业的绝佳区域。”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涛站在公司厂房门口对记者表示。
在李涛身后,是建在戈壁上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在该车间的大型无人机鸿雁(HY100)生产线上,员工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装配工作。
“我们的鸿雁(HY100)具备全天候自主飞行、优异的大商载、低空低速、超短距起降等性能,配备专业设备后可适用于中短途货运、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目前产品的整体订单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计划在未来5年内达到年产120架的产能。在我们发展过程中,石河子市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不仅提供了紧挨机场、方便测试运营的充足园区土地,还通过空域开放、厂房代建等政策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我们对未来新疆低空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李涛说。
正如企业所说,石河子市的科创活力离不开新疆独特的优势。新疆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姜克勇就给记者算了笔账。
“在新疆建厂具有能源优势,我们生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所用的电力只占总成本的6%左右。此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新疆的国际交通愈发便利,我们的原料运输成本也有所降低,并且未来向中亚市场开拓也更有优势。新疆的科创发展活力也在这些优势下不断体现。”姜克勇说。
新疆石河子开发区管委会综合办宣传负责人赵海忠向记者介绍,石河子不仅交通便利,同时还基于新疆本土特点,建成了印染污水处理厂、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消防特勤站和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独立的电网系统也为相关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成本,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
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智慧农业,石河子市正以自身优势为底气,不断培育科创活力,为曾经的戈壁滩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截至2024年底,石河子经开区共有注册企业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