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Joachim Nagel表示,鉴于当前经济不确定性依然高企,欧洲央行必须保持所有选项的开放态度,不应承诺也不应排除进一步降息。
Joachim Nagel周三表示:“我们可以公平地说,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可以应对进一步的事态发展。”“但如果承诺某种利率路径、设想下一步行动,甚至将其完全排除在外,都是不明智的。”
作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中较为鹰派的成员之一,Joachim Nagel指出,“高度不确定性不会很快消失”,因此,欧洲央行“应当谨慎行事,并在每次会议上根据数据做出决策”。
随着通胀率已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且欧元区经济迄今为止表现出对来自贸易和战争等因素的逆风的韧性,欧洲央行官员们已暗示目前为止已实施的八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可能接近尾声。但至少部分官员仍对进一步宽松持开放态度。市场则预计欧洲央行今年至少还会有一次降息。
包括法国央行行长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在内的几位政策制定者担心,通胀率可能会持续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特别是在欧元进一步走强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上周表示,如果欧元兑美元汇率升破1.20,将使局势“复杂得多”。
欧洲央行最新的预测显示,消费者价格增速将在未来18个月低于2%,并将在2027年才回到目标水平。对此,Joachim Nagel强调,推动2026年消费者价格增速略微回落的是基数效应。他表示:“目前我们的通胀率约为2%,更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的专家预计中期内通胀大致将维持在这一最佳水平上。”他补充称,服务业通胀持续走高,因此“仍需保持谨慎”,但最近的回落趋势是令人鼓舞的。
在谈到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估时,Joachim Nagel表示,他“赞赏”这样一个明确表述,即当通胀率明显高于2%时,政策制定者也会以同样的决心作出反应,而不仅仅是在通胀过低时。据悉,在确认2%的对称通胀目标的同时,该战略评估强调,当出现大幅且持续的偏离时,欧洲央行将使用“适度有力或持续”的政策回应——而2021年的战略评估则更侧重于通胀过低的问题。
此外,Joachim Nagel还重申,“大规模资产购买应始终是绝对例外”,理由还包括其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构成的风险。尽管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保留了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所有工具——作为欧洲央行政策工具箱的一部分,但并未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这些工具。然而,从评估报告和部分官员的评论来看,未来量化宽松的使用可能会更为谨慎,因为其带来的连锁影响包括央行亏损和资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