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王若晔
7月,四川正式进入主汛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强降雨作用下易引发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7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获悉,该所自主研发四川省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系统小程序正式上线开放,将向公众提供灾害预警信息服务。
小程序页面(图片由山地所提供)该小程序有哪些功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灾害预报系统”,用户可以查看监控视频、实况雨情、降水预报、灾害预警等级等信息,做好自身的避灾避险。还可以将身边发现的山洪泥石流险情或者隐患第一时间拍照上传,帮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灾害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
山地所研究员欧阳朝军介绍,目前,该小程序已经接入全省自然资源、气象、水文、水利等各部门基础数据和新建监测设施的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实现山洪泥石流沟域“过去1小时+未来2小时”动态短临预报,相关预报将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传达给相应的基层减灾人员。
自2021年开始,山地所启动建设山洪泥石流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去年,该所在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支持下,对系统进行升级迭代。首先是载体上,在此前网页端的基础上,增加了移动端。其次在覆盖范围上,由原来的凉山、阿坝、雅安等川西区域,增加至全省山洪泥石流沟全面覆盖。最后是在联动互联上,在小程序的功能模块上,增加了汛情上报等模块。
今年5月,该系统在绵阳市投入试运行,对全市676条山洪泥石流沟进行全覆盖监测,经过多轮降雨检验,共滚动发出预报预警2034次,成功预警平武鸡头垭沟、北川黑水村等多起山洪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