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抢配科创债ETF成分券,机构提示"超买"风险
创始人
2025-07-09 19:07:35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 上海报道

尽管首批科创债ETF在"闪亮登场"当日已售罄,但市场对底层成分券的"抢筹热潮"还在持续发酵。

追溯近期发展,科创债市场及相关指数品种的推出,可谓以"火箭升空"之势加速度进行。在今年5月"一行一局一会"国新办同台发布当天,多部门联合出台支持科创债发行的配套政策,债市"科技板"快速落地生根。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提到加速推出科创债ETF,当天10家公募基金随即上报产品。7月2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最新动态显示,至7月7日,10只科创债ETF全部在开售当天以惊人速度完成募集,其中多只产品因认购火爆而提前结束募集。此次募集也推动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上架”的科创债ETF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可"一键关注"债市收益的高效投资工具。这类聚焦科技创新公司债的产品,凭借其低费率、高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底仓配置优势,有助于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同时为投资者创造了便捷参与科技创新、分享债市红利的双重机遇。

但值得关注的是,科创债ETF工具的“新品上市”,对其相关底层成分券的估值定价和市场成交热情来说成为了一大“催化剂”行情显示,机构资金对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个券的抢配行为,早在5-6月就已提前“抢跑”启动,这在后续将对债市资产增量产生何种潜在影响?

甬兴证券固收首席郑嘉伟告诉记者,“当前科创债ETF火爆发行并非偶然”,本质上是政策支持、产业趋势、资金配置需求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方面景气度高,当前AI等科技赛道处于技术突破期,企业研发投入高增,科创债作为科创企业“直接融资工具”,稀缺性凸显。

他直言,需求端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面临“资产荒”,科创债因“政策红利+较高票息”成为“优质替代品”,科创ETF作为标准化、低门槛工具,更契合机构配置需求。当然,短期来看科创债ETF及成分券的热度存在一定“短期超买”迹象,需警惕情绪放大导致的回调压力,但中长期而言科创债ETF有基本面支撑,仍存在配置价值。

ETF工具催生个券“抢筹”行情

今年以来,在债市"低利率+低波动"的"交易高度拥挤"背景下,不少机构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科创债这一新兴品种。

发行主体来看,在政策引导下,首批科创债发行主体以银行、券商和大型央国企为主,这些主体信用评级较高、融资成本较低。以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为例,其成分券均精选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以上的高信用券种,发行主体以央企国企为主,整体信用资质优异。

而科创债ETF作为创新产品工具,其"横空出世"正为科创债个券市场再添一把火。

其优点一是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为机构创造结构性投资机会。二是通过广泛覆盖有效分散个券短期波动风险。比如,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产品中,有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而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不仅包含全部沪市AAA科创债指数670只成分券,还覆盖了深市146只AAA科创债指数中的大部分优质标的,余额达10570亿元,不失为投资者全面参与科创债红利的一大利器。

华西刘郁指出,在政策导向下,关注和参与科创债的机构与资金有望不断增加,科创债ETF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低费率、持仓高透明度、高效交易机制”的配置选择。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可以将科创债ETF作为其践行国家战略、优化资产组合的工具。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ETF低成本参与科创债投资,替代部分传统理财中的信用债配置。

与之相应,债市机构对科创债指数成分券的"抢筹"动作也随之愈演愈烈。个别高资质主体成分券受到机构竞相追捧,带动指数成分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市场数据显示,机构资金的提前布局、试图挖掘超额收益下,科创债指数成分券的成交火热,而超额利差已出现明显压缩。

西部固收团队在研报中提到,机构抢配科创债指数成分券的趋势明显,科创债低估值成交次数明显抬升,相较6月22日当周,科创债指数成分券在7月6日当周低估值成交增长30次。华创固收团队则指出,在5月中旬至6月底的利差压缩阶段,基准做市、非基准做市科创债指数成分券超额利差分别平均压缩约8BP、6BP。

民生固收团队指出,无论是随着增量资金迅速涌入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而带来的建仓需求,还是预期后续信用债ETF规模增长而提前埋伏相关成分券,都催化了5月以来的信用债抢筹行情,尤其是相关指数成分券。成交低于估值的幅度更直观地刻画了机构对相关成分券的抢购热度。5月以来,尤其是5月底以后,成分券的成交低估值幅度明显高出非成分券,且差距愈发拉大。而从成分券内部对比来看,中长端债项成交低于估值幅度明显高于短端,超长端成交低于估值幅度在6月下旬以来亦有明显增大。而成分券估值与信用利差的表现也反映了机构对行情的追捧。

机构提示“过度抢跑”下定价存隐忧

记者注意到,因主体信用评级资质较高,现阶段新发及存续科创债有着整体发行利率较低的特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研报,三大科创债指数的成分券,收益多集中于1.7%-2%。以7月2日中证估值收益率作为统计口径,三类指数成分券收益位于1.7%-2%区间内的比重高达2/3左右,这与上述成分券的期限分布实则为“一体两面”,收益在2.4%以上的成分券寥寥。

早前,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固收投资经理向记者透露:“近期科创债供给量明显增加,投资优势主要来自优质发行主体和增信担保手段。作为新品种,科创债往往存在一定的市场溢价。”不过该投资经理也指出,科创债的票面利率“未必具有明显优势”,资管机构在投资时更关注其收益回报上的性价比。也就是说,科创债现阶段对资管机构的吸引力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票息水平相对不高,因而对于希望通过波段交易、把握趋势性机会来增厚收益的买方机构而言,该品种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带来的"博收益"机会有限。

亦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单只发行上限为30亿元,合计初始规模300亿元。相较于指数成分券总规模来说,这个体量并不算大。加之政策支持下市场发行持续放量,科创债ETF的可投资标的池仍然充裕,不会完全覆盖所有个券。

有市场声音认为,ETF发行对成分券行情的推动作用,实际上可能不会如抢先配置的机构预料中的“立竿见影”。而在资金提前布局科创债ETF成分券之下,当前个别“大热门”科创债成分券成交过热,已显现出一定的“超买”风险。

“在抢筹行情催化下,个券成交收益率往往低于估值。若以当前成分券二级成交收益率来对比,交易空间或进一步逼仄,实操中容易‘买入即亏损’,追高性价比不高。” 民生固收研究团队称。

华泰固收团队认为,过去一个月积极埋伏基准做市信用债、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或是提前买入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投资者获利颇丰。但“指数成分券估值已经严重扭曲”。

科创债市场表现未来怎么走?该团队指出,一是,科创债ETF上市后规模或迅速增长,成分券估值可能仍有压缩空间,但考虑估值扭曲程度,再参与意义已经有限。二是,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将逐渐平稳甚至回落,扭曲程度较高的成分券,尤其是做市且非科创指数成分券,估值或向非成分券靠拢。三是,对于配置盘,建议避开过度拥挤的指数成分券。四是,建议投资者理性对待科创债ETF。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喜出望外 剧传笑声 周全礼到 转自:沈阳晚报  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推出多种线下喜剧电影展映活动,影院里、公园里、城市书房...
沈音学子在南京举行古筝独奏音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近日,由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无锡民族乐团...
门源-祁连 【赛段前三名】冠军:爱沙尼亚快客车队 132号 拉亚斯·马丁亚军:李宁之星车队 165号  谢尔比·...
沈阳多家文博场馆 暑期延长开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暑期已至,沈阳多家文博场馆开启“宠粉模式”...
全球经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6月 转自:沈阳日报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