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四川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因运输的韭菜花是否该收费问题发生争执。
现场视频显示,司机认为自己运输的韭菜花是“人吃的绿色食品”,工作人员则坚持认为“这个不是蒜薹!”是韭菜花还是蒜薹,怎么就这么重要?依据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印发的“绿色通道”政策规定,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而蒜薹在免费目录里,韭菜花却不在其中。
对这场争执,有网友认为,没必要为难司机,不管是韭菜花还是蒜薹,只要是绿色农产品,免费放行又何妨?但也有人认为,收费站工作人员只是照章办事,如果随意放行,也有可能“失职”。
事实上,类似“韭菜花是不是蔬菜”的争执近年来不是个例。2021年,长春一位司机拉着一车芥菜下高速,结果被收费员告知“芥菜不是菜,要过路就交钱”。即使司机运输一些在目录内的农产品,也常因各种细节问题产生纠纷,2024年,一位司机在下高速时遇到了因为运送的大葱“葱叶超宽”而被收费的情况。
有关部门推出“绿色通道”政策,目的是减少蔬菜运输成本,让老百姓吃到便宜菜。但近些年来,围绕“到底什么东西能免费”“到底什么情况能免费”的纠纷和争议频繁发生,这显然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
按照有关规定,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全国统一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这份目录,在中国政府网、交通运输部官网都是公开可查的。
《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新鲜蔬菜类。
针对部分蔬菜水果品种名称相近、外形相似或存在别名、商品名,导致识别认定口径不统一的问题,有关部门还对《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增品种名称与别名和商品名的对照表,确保所有符合标准的鲜活农产品正常享受“绿通”政策。
笔者特地查询2023年1月公开的最新版《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在新鲜蔬菜“葱蒜类”内,发现了蒜苔、韭菜,确实没有韭菜花。但是,就民间的普遍认知看,韭菜花其实就是韭菜的一种,完全可以包括在内。
更进一步看,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百姓的餐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各种新型绿色蔬菜产品层出不穷,因此不妨在原有的免费目录基础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这样也能从根本上避免“韭菜花是不是蔬菜”之类的争议。
更何况,具体到基层的执行,考验的仍然是一个地方的理解能力和办事水平。要讲规则,也不能没有温度;要讲原则性,也不能没有灵活性。既然“绿色通道”是普惠政策,那么只要农产品运输者能因此受益,只要买菜吃菜的千万民众能因此获得实惠,就没必要为了“严格执法”而人为设置过多的障碍。
这一次,满载韭菜花的司机无奈地付了28元的过路费,在新闻引发关注后,收费站又称符合绿通标准,将退费。类似争议也提醒,不能让机械执行影响了“绿色通道”的政策初衷,应该进一步放宽“绿色通道”的通行标准,真正让鲜活农产品顺畅地通向老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