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陈姗
经济观察报记者 陈姗
新发规模增量明显,存量“迷你”产品泛滥,公募FOF(基金中基金)市场正在演绎割裂一幕。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年内已有31只FOF产品发行成立,累计发行份额突破300亿份,超过2024年全年38只产品合计115.98亿份的发行规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FOF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1687.59亿元,年内增幅达26.74%,整体规模站上2023年9月份以来高点。
“今年以来,FOF产品布局速度较前两年的确有明显提升。”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公募FOF规模增加主要由新发和存量FOF的业绩增长两部分构成。在此背后,是A股市场企稳回升,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持续扩容,投资者多元资产配置需求增加。
在FOF整体规模增长的同时,FOF产品新陈代谢加速,基金公司主动做“加减法”。今年以来已有13只FOF产品清盘,包括华夏、南方、富国、华宝等中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此外,目前市场上有57只FOF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红线”,超六成FOF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
新发提速、规模回升
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统计,截至7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31只FOF产品成立,合计发行规模为327.62亿份,远超2024年全年的115.98亿份,同时也超过2023年全年的234.24亿份。
从产品类型来看,混合型FOF基金占据主流,共成立23只,其余8只为债券型FOF基金。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场诞生了多只“爆款”FOF——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FOF)和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FOF),首发规模均突破60亿元,创下近三年FOF市场单只产品募集规模的新高。此外,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混合(FOF)募集规模超过36亿元,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发行规模均超过20亿元。
受访的多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FOF产品布局速度较前两年的确有明显提升,新发产品包括养老FOF,也包括不同风险水平的普通FOF,其中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是多元配置类的FOF,直接或间接将国内外权益、国内外债券、商品、reits等资产纳入投资组合,投资目标和风险属性更加明确,充分发挥多元资产配置优势的FOF产品得到了渠道和投资者的认可。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向记者分析称,2025年以来,FOF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驱动:其一,A股市场企稳回升,为具备专业资产配置能力的FOF产品提供了良好运作环境,叠加销售渠道的资源倾斜,进一步助推规模扩张;其二,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持续扩容,带动Y份额基金规模稳步提升;其三,兼具收益性和防御性的偏债混合型FOF受到市场追捧,新发产品规模显著增加;其四,ETF市场的快速发展为FOF提供了更丰富的底层配置工具,其业绩表现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
从产品业绩表现来看,截至6月30日,上半年FOF的整体平均收益为3.11%,半年度业绩取得正回报。部分进取型FOF通过配置主题型ETF、海外资产及商品型工具实现业绩领跑。例如,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工银养老2050Y上半年基金净值分别上涨15.19%、14.88%、14.59%。其中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一季度末重仓资产类别包括港股、黄金、美股等,并以被动指数产品为主,如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华安黄金ETF等。
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向记者表示:“从海外情况来看,每当一个国家的国债收益率进入低收益率状态,整个财富端的配置就会从单一的债券配置逐步转向多元资产配置,我们的十年国债收益率已经在1.7%以下,从全球的财富管理经验来看,我们的财富管理也将进入多元配置的时代。”
如何做好“加减法”
一边是FOF产品布局提速,另一边则是不少存量FOF面临规模过小的压力。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场上有57只FOF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红线”,170只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在2亿元以下,占比超过六成。此外,上半年已有13只FOF因规模过小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走向清盘。
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上银恒享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创金合信增福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起(FOF)、浙商智配瑞享一年持有期债券(FOF)、国联添安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FOF)等超10只FOF产品因规模较小而发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例如,7月8日,国联添安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发布公告称,截至7月7日,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根据合同约定,若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7月7日,创金合信增福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起(FOF)公告提示,该发起式FOF基金合同生效满三年之日为7月21日,若截至7月21日日终,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则将自动终止基金合同,并按约定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无须召开持有人大会。
李春瑜认为,现存FOF产品整体规模偏小的原因可归结为:历史业绩表现欠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双重收费机制导致投资者接受度较低。
从市场环境来看,公募基金行业FOF规模的增加主要是在2021年,之后股票市场整体表现偏弱,主动权益基金创造超额收益的难度很高。相应地,FOF产品的管理难度也随之提升,较难创造符合投资者期待的良好持有体验。在此背景下,FOF产品的长期优势会被市场的短期困难所掩盖,导致投资者对FOF的认可度不高。
另一方面,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FOF产品中,绝大部分是发起式基金,一半左右是发起式养老目标基金,这也与近年来基金公司产品布局有关。
受访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FOF产品布局需要继续着力解决定位、目标、投资策略不清晰的问题,更多发挥FOF产品本身的优势,给投资者提供更完善、更多元的投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投资者陪伴,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而在定位不清晰、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上也需要同步做“减法”。
针对当前市场状况,李春瑜认为FOF行业可从两方面着手改进。在资产配置层面,应拓宽投资范围,增加ETF等多样化配置工具;在产品设计方面,需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同质化竞争,及时清理业绩持续不佳的产品。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投资者对FOF产品的认知度,有效减少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资金外流。
“FOF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基金产品,更是一种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面临的资产配置、基金选择和交易持有基金等难题。” 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FOF组负责人桑磊向记者介绍:“一方面我们会坚持FOF产品应该有清晰的投资目标、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稳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在FOF管理的时候,我们会坚持纪律性投资,具体体现在对长期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的坚持,即坚持既定的目标和策略,投资行为不发生漂移;第三,我们在FOF团队中也设立了专门的顾问人员,加强与销售渠道以及投资者的沟通交流,进而更好地匹配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
谈到接下来具体的资产配置,桑磊直言:“今年我们在FOF投资上继续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一是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关注了权益基金、商品基金、REITS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二是在大类资产内部进行分散化,权益基金同时关注了A股基金、美股基金、欧洲股市基金等优质标的,商品基金同时关注了黄金ETF和豆粕ETF,债券型基金同时关注了内地债券型基金和香港互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