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华 张丽
舞台上,《花重锦官城》的采耳声与盖碗茶香勾勒蜀地生活图景;西村大院里,运动激情飞扬;四川大剧院中,琴韵在夜色中流淌。这些“三城三都·成都之选”场景,与“2024四川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称号相映,勾勒出成都青羊区蓬勃的文化脉动。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园区肩负着集聚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重要使命。文旅融合中,园区“一子落下”可带动经济“全盘皆活”,位于成都青羊区的成都·少城国际文创谷正推进“立园满园”行动,依托千年文脉,以创新为笔、园区为基,加速文旅深度融合。
作为区域文旅融合核心载体,少城国际文创谷锚定“千年成都文脉彰显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世界文化名城核心承载地”目标,主攻文化创意和文旅消费,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361家,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91.09亿元。
繁荣文旅消费离不开多元场景。文创谷内,少城视井、祠堂街艺术社区等12个特色“园中园”各美其美。同时,在四川大剧院、金沙演艺中心,话剧、音乐剧等轮番上演,让文化活起来、城市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舞台上,《苏东坡》《激流·家》《遇见天府》等焕新经典,书写蜀地文明史诗;舞台下,科技赋能,维塔士、墨拓科技等企业开发的主题游戏屡获殊荣,维塔士参与制作的《沙丘:觉醒》跻身Steam全球畅销榜前十,自研的AI诗词互动游戏《唐传奇:琵琶行》备受期待。这些都是少城国际文创谷“特色立园”的生动实践。
“舒适安逸的文化氛围里,创意如茶香般自然氤氲!”这是入驻企业对少城国际文创谷的评价。
自“立园满园”行动开展,文创谷围绕演艺演出等主导产业,构建“金字塔”式企业培育体系:以峨影集团、维塔士为龙头,300余家“有根企业”为支撑,2024年1—5月净增规上企业28家,集聚5900余家文化企业,形成4个省级、7个市级文创产业园区(街区)。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青羊区举办各类演出超3000场,票房约2亿元,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新兴生活方式,重构城市文旅消费流量地图。
少城国际文创谷依托“一芯三链”产业体系,以“一带三核多点”空间布局推动传统艺术创新。“一带”即天府文创产业带;“三核”即源城创意核心区、金沙演艺集聚区、非遗国际消费区;“多点”构建复合空间生态支持全域文创发展。三大核心引擎发力,构筑文旅融合未来坐标系。
到2027年,文创谷以演艺为特色的发展成效明显,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成体系,格局初具,初步建成国内领先文创产业示范园区。到2029年,“演艺+”复合生态体系建成,“一芯三链”格局成熟,特色文化IP叠加的文旅新场景全域布局,前沿技术应用成熟,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亿级文创园区。
从杜甫笔下“锦官城”的诗意到今日少城国际文创谷的盛景,成都青羊区秉持守正创新,以演艺为媒、科技为翼,奋力书写深度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未来,成都青羊区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