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9日讯(通讯员 秦澄 记者 姜天圣)盛夏的赛场,热浪与激情交织。在近日举办的江苏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上,来自全省各地的1000余名青少年选手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兼具技术与耐力的空中角逐。镇江市模型运动协会选派的8名优秀选手中,有3名来自镇江中山路小学——他们在35℃以上的高温考验下,凭借稳定发挥与精湛技艺,不仅全部斩获一等奖,更将2枚金牌、1枚铜牌收入囊中,创下该校在省级模型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
现场
走进比赛现场,阳光炙烤着露天赛场的塑胶地面,空气仿佛都在发烫。对于航空模型选手而言,高温不仅考验体能,更会影响模型材料的稳定性与飞行状态。但中山路小学的孩子们却早早做好了准备:赛前反复调试机翼角度、检查橡筋韧性,甚至模拟高温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橡筋在高温下弹力会变化,必须提前计算好缠绕圈数,才能保证飞机的留空时间。”五年级的刘禹泽一边擦拭额角的汗珠,一边专注地为他的C9“新卡博”室内遥控固定翼飞机做最后检查。
现场
赛场上,刘禹泽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操控遥控器时,他眼神紧盯空中的模型飞机,手指灵活调整方向与速度,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果断。在竞争最激烈的C9“新卡博”室内遥控固定翼竞速项目中,他以零失误的飞行轨迹和最短完成时间,力压群雄摘得金牌。“平时每天放学后练1小时,周末加练3小时,拿到金牌觉得所有汗水都值了。”他举着奖牌笑盈盈地说,脸上还带着阳光晒出的红晕。
现场
同样闪耀的还有四年级的朱泓豫。在A5“天翼”初级橡筋动力飞机项目中,他制作的模型飞机以完美的平衡度和超长留空时间脱颖而出。“组装时特别注意了机身重心,试飞时摔过好几次,但每次都捡起来重新调整。”朱泓豫的模型飞机机身贴着他手绘的星空图案,“给飞机‘穿’上喜欢的衣服,它好像也更听话了。”最终,这架凝聚心血的“天翼”载着他稳稳站上最高领奖台。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级女生朱芊豫成为本次赛事的“双料赢家”。在小学女子组A6“星际号”一级橡筋动力飞机项目中,她的模型以优雅的滑翔姿态获得评委青睐,拿下铜牌;随后又在A5“天翼”初级橡筋动力飞机项目中再夺一等奖。“比完第一个项目时手有点抖,老师说‘就像平时训练一样就好’,后来果然放松多了。”朱芊豫抱着她的两架“战利品”模型,眼神里满是自信。
现场
据中山路小学模型社团指导老师介绍,学校自年开设航空模型校本课程以来,已形成了“课堂学习+社团训练+赛事实践”的培养模式。“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空气动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更在一次次调试、试飞、改进中,锻炼了专注力与抗挫折能力。”看着领奖台上的学生,老师难掩骄傲,“这枚奖牌不仅是荣誉,更是他们成长的勋章。”
现场
高温下的奖牌格外沉甸甸,它不仅见证了少年们的天赋与努力,更彰显了镇江青少年在科技体育领域的蓬勃力量。正如刘禹泽在获奖感言中所说:“飞机要逆风才能飞得更高,我们也一样。”未来,这些翱翔在赛场的小小“飞行员”,正带着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梦想的执着,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