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皖西日报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面对群众对优质公办高中资源的迫切需求,市教体局以“解群众所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导向,以务实作风破解普高学位供给紧张难题,通过科学规划、资源盘活、集团化办学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普高学位供给从“紧平衡”迈向“优供给”。
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招生政策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市教体局“量体裁衣”,统筹考虑生源变化和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稳慎下达高中招生计划,逐步提高普高招生比例,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我们结合县情、校情,‘一县一策’,既满足群众需求,又确保教育资源均衡。”市教体局教育科科长丁久力介绍说,通过深入调研各县区人口分布、初中毕业生规模,科学测算学位缺口量,避免盲目扩招,确保招生计划与办学条件相匹配。这种“一县一策”的精细化管理,让全市2025年普高计划突破4万个,较上年度增加1700个,占比接近70%。
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市教体局采取“强校+弱校”“强校+新校”模式推进普通高中提质增效。成立了六安一中、六安二中等2个市属高中教育集团,6所市属高中全部实行集团化管理。大力推动市内基础教育领域学校结对合作,今年秋季学期起安排优质公办高中结对帮扶薄弱高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师资队伍的同步强化为扩容提供保障。2025年,全市共安排国家、地方优师毕业生计划107人;6所省示范高中引进高层次教育紧缺人才63人;4所市属高中面向各县跨学段选调在编教师53名;计划在暑假期间通过区域内部选调,遴选补充60名具有高中任教资格的义务段教师到属地高中任教。“我们既抓‘量’的补充,更重‘质’的提升。”市教体局人事科科长雷辉表示,优师计划毕业生全部定向服务乡村高中,高层次人才覆盖紧缺学科,选调教师均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确保师资补充“即插即用”。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以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双优化”工作为抓手,不断促进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与人口变化、政策要求和群众需求相适应,持续推动普通高中提质扩容,努力提高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本网记者 崔璨 沈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