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天上午,记者从“交通大家谈”节目获悉,北京加大力度整治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同时提高热门区域停放空间,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累计拆除轨道站点周边围栏10458延米,提高空间利用率。
市交通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副处长赵寒露介绍,当前,由于电动自行车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现有的停放设施难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同时,市民规范停放停车的习惯尚未养成。现有法规对电动自行车违停行为的处罚规定还不够完善,执法难度较大。
借助《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的契机,市交通委提出应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停放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从源头上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停车管理。此外,多部门联合,全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2025年,市交通委确定50处轨道站点及40处“学医景商”点位,作为非机动车秩序年度治理重点。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补足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探索绿地复合利用,推动非机动车停放与园林绿化设施相融合,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截至目前,64个重点点位已完成治理,累计挖潜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2.35万个。
为了规范轨道站点周边秩序,本市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累计拆除轨道站点周边围栏10458延米,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持续开展轨道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巡查调度,在通勤高峰时段,利用行业视频平台进行视频巡检和调度,着重排查占压盲道、侵占非机动车道等违法停放现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让发展更有温度 让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