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因学生未报清北发表“不当言语”,背后究竟隐藏啥问题?
创始人
2025-07-09 10:13:33
0

转自:视点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

随着事件的发酵,瑞昌市第一中学对此发布情况说明:高考成绩公布后,漆某芳老师根据三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7月5日,在得知三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针对这一情况,瑞昌市第一中学立即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目前,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三名学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为何横加干涉?其“不当言语”具体为何?看了瑞昌一中的官方说明之后,很多网友依然觉得不明就里。

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好填报志愿”“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认为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教育的失败”,并“将以失望解散此群”。

填报志愿关乎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不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学生按照自己意愿填报志愿,怎么搞得像“犯错”一样严重?老师何以讲出这种“无厘头”的话?

透过现象看本质,漆老师之所以如此失态,并非只是简单的个体情绪失控,实则撕开了基础教育领域一道早已存在的伤疤——部分地区对高中学校及教师的评价,正深陷“唯清北论”的功利误区。致歉固然必要,但要真正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更需从根源上破除对“北清率”的病态追逐,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唯清北论”的评价体系,本质上是教育功利主义的极端表现。在不少地方,“有多少学生考入清北”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成功、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指标,甚至直接与学校经费分配、教师奖金职称挂钩。这种将教育成果简单量化为“清北录取数”的逻辑,早已偏离了教育的初衷,异化为一场追逐数字的锦标赛。

这种功利导向带来的危害,早已被无数案例印证。有学生为了“清北”头衔,被迫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最终陷入退学重考的困境;有学校为了提高“北清率”,开设“火箭班”集中优质资源,让多数学生沦为 “陪跑者”;更有地方政府将“考入清北奖励50万元”写入工作报告,把教育政绩简化为数字……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优秀生源和师资向少数学校集中,形成“马太效应”,更在全社会制造了“非清北不上”的焦虑,让一些学生和家长在“保学校还是保专业”的抉择中陷入艰难抉择。

事实上,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唯名校论”。清北固然是顶尖学府,但其他高校的特色学科,同样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成长平台。有学生放弃清北选择其他名校的热门专业,最终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发展;“两院”院士的本科毕业院校分布多元,甚至有出自普通院校者,这说明成才的关键在于个人选择与持续努力,而非学校的 “头衔”。当学生能够基于兴趣和规划选择学校与专业,当社会能够认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本义。

破除“唯清北论”,绝非否定清北的价值,而是要重建健康的教育评价生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早已明确要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严禁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落实这些要求,需要多管齐下:地方政府应摒弃“数字政绩观”,将教育评价的重心从“录取名校数”转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增值性”;学校需重构教师考核体系,让育人成效而非“清北指标”成为奖惩核心;社会层面更要打破“唯名校”的用人导向,营造“以能力论英雄” 的氛围。

瑞昌一中的致歉,是对事件的及时回应,但反思不能止步于此。当“北清率”不再是学校的“金字招牌”,当学生能够从容地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教育才能真正褪去功利的外壳,重拾育人的温度与理性。这或许道阻且长,但唯有向此而行,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荔枝锐评,作者胡欣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市首月销量破万 吉利银河星耀...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车型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汽车市场的价格...
周杰伦新号官宣取名“周同學” ... 7月9日,歌手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开通了他第二个中文社交媒体账号取名“周同學”,头像是他的玩偶形象。​...
天伦燃气(01600)获ESG...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ESG已成为资本市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指标,市场对ESG的关注度持...
ST英飞拓:回应立案进展及股价... 投资者提问:请问贵公司立案情况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股价一直在砸盘 有没有制定出措施维稳股价董秘回答(S...
国金证券给予大金重工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7月9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大金重工(002487.SZ,最新价:33.66元)买入评级。评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