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庄佳莉
本报讯 南湖区建设街道禾兴南路环城北路交叉口东侧,沉寂已久的荷花堤地块上,机械轰鸣声取代了往昔市井喧哗。近日,备受瞩目的荷花堤区块改造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打桩机正奋力夯下老城区焕新的根基。
这片承载嘉兴人记忆的土地,如今被赋予崭新使命。项目负责人马超介绍,改造工程分两期推进,当前进行的一期工程位于少年路北端,与月河历史街区隔河相望。一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地上商业文化空间约6600平方米,地下则深挖5200多平方米用于公共配套,将提供97个停车位。待二期开发全部完成,整个荷花堤区块地下将形成总计275个车位的“容量储备库”,有效纾解老城停车之困。
在挖掘机翻动的土壤之下,一幅精心勾勒的江南图景正逐渐清晰。一期主体建筑沿河布局,巧妙呼应月河水网的自然韵律,形成灵动的线性走向。设计更注重营造“巷弄深几许”的古城韵味,街巷向纵深延展,衍生出次级的街巷与弄堂,串联起广场、庭院、水埠、桥头等充满烟火气的特色空间节点。
“荷花堤区块位于嘉兴历史文化核心区,不仅毗邻大运河,更身处遗产保护范围之内,文化价值厚重。”马超介绍,项目严格遵守风貌保护与限高要求,主体建筑以两层为主,采用“白墙黛瓦”的经典江南风格,商业与文化设施将在此交融共生。
项目已于6月20日取得施工许可,6月26日正式启动建设,总工期500天,预计2026年11月完工。建设方将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之势推进工程。据马超透露,工程桩施工于7月全面铺开,紧随其后的是地下室主体结构攻坚,地下室完成以后,进行地上部分、室外景观等施工,目标在今年年底完成地下部分建设。
文物保护与在密集施工期间保障毗邻主要交通干道的顺畅运行,构成了项目团队必须直面的两大核心挑战。对此,建设团队编制了“基坑维护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确保项目在守护历史文脉与维系城市运转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安全、有序推进,为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奠定坚实基础。
荷花堤区块的新生,不仅填补了该区域高品质商业文化载体的空白,更肩负着缝合城市文脉的重任。建成后,它将如一座精心设计的桥梁,在空间风貌与交通动线上,实现与月河历史街区、少年路步行街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