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文章:宣传干部不妨多一点杂览
创始人
2025-07-09 08:26:58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读书应博观杂览,还是学贵精专?自古以来各有分说,难有公论。有人说,“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也有人说,“读书宜杂不宜纯”“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书究竟该如何读并没有所谓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读法。但笔者认为,宣传干部不妨多一点杂览。

什么是杂览?简单来说,就是广泛阅读,无关功利,随兴而至。

不少先辈学人都是杂览主义的拥趸。相传汉代思想家王充经常去洛阳书市闲逛,看到什么书就读什么,因此通晓百家。他在《论衡》中写道:“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读的书不够广博,就如闭目塞听,看不清事态发展的方向,也辨不明是非曲直。

清朝诗人袁枚亦是一位“杂览家”,他曾在《随园诗话》中谈论杂览的乐趣:“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阆,类书如厨柜,说部如庖滔井匿,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娱神。”读不同的书,如与不同的智者促膝长谈,读儒家经典可以正衣襟,读历史可以知兴替,读文学可以养情操,读哲学可以强思辨,读读民间杂谈、风物美食,也能品出人间百味。

鲁迅的书单也很“杂”,他一有机会便四处访书求书,除了古代典籍,还爱看野史杂谈、传奇笔记、画谱碑帖等。他曾劝告青年“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在他看来“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汪曾祺一生都爱读杂书,曾自述读杂书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还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

那么,对于宣传干部而言,杂览为何显得重要?

见树木也见森林。就像偏食会营养不均,人若只读一类书、接受单一观点,就容易被困于“信息茧房”,难以多维、全面地看待问题。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与不断变化的网络舆论环境,有的宣传干部读的书不够多,就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裹挟,在“糖衣炮弹”面前“迷了眼”,甚至在舆论战中被“牵着鼻子走”。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一点杂览,有助于宣传干部锻造一双“慧眼”,既明“树木”之细,也知“森林”之巨,透过复杂现象看本质,穿透众声喧哗辨是非,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见底蕴也见锋芒。宣传干部本质上是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宣传才能达到举重若轻的效果。有的人平时不爱读书,肚子里“没墨”,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空洞无物,没人爱看;还有人对新事物、新领域、新思想一无所知,一碰到“知识盲区”,难免陷入“本领恐慌”。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宣传干部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自己得先融会贯通,才能将深邃的思想转化为通俗的表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读书越广博,积淀越深厚,说出来的话就越有感染力与说服力,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既有温度又有锐度。

见群山也见高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包罗万象、事务繁杂,许多宣传干部每天都感觉自己很忙,静不下心来学习,更别说读那些“与工作无关的闲书”。长此以往,有人不知不觉陷入了“事务主义”的怪圈,不愿深入思考、主动创新,迷失在“文山”中找不到主峰,渐渐失去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冲劲。

事实上,越是面对繁重的工作,越要抽出时间学习充电。毛主席一生与书相伴,即使在枪林弹雨、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也坚持在马背上读完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每天读几页书并没有那么难,却能在无形中提升认知广度与思想深度,帮助宣传干部“跳出此山放眼观”,更有方向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过,杂览并非杂乱无章地滥读,也绝非不加思考地浅读,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博与精。博览与精读并不矛盾,若能选一些好书来读,往往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对广大宣传干部而言,要多啃一点“硬书”,比如马克思主义代表性著作,常品真理的甜味,淬炼思想的纯度;要多钻一些“古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借鉴先贤修身处事的智慧与经验;也要多读一些“新书”,从中瞭望世界、洞察人心,不断获取新知识、点亮新技能,用鲜活的语言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薄与厚。从厚到薄,是将庞杂广博的内容细嚼消化,凝练并汲取其中精华,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薄到厚,则是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工作实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薄薄的书页承载起厚重的感悟。把书读薄了,才能把思想读厚了;把书读厚了,才能把工作做好了。只有边览边思、边思边悟、边悟边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能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厚重的内涵、更宏大的视野、更深刻的立意。

坐与行。让宣传干部多一点杂览,不是提倡一味埋首书斋、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要坐得下来,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日积月累自然能练就几把成色足的“刷子”,成为某些领域的真专家;另一方面,也要起而行之,将社会现实当作一本大书来读,去读懂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去读透复杂表象背后的规律,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代社会飞速运转,能够安心读书反倒成了件难能可贵的事。人们时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倡导宣传干部多一点杂览,也是倡导整个社会将读书当作一种心理认同、行为习惯,出于求知的本能与渴望去读书,真正将阅读视作一种幸福,在纷繁世界中守望一片心灵的净土。

来源:浙江宣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座股份涨2.60%,成交额1... 7月9日,银座股份盘中上涨2.60%,截至14:11,报5.92元/股,成交1.33亿元,换手率4....
上半年黑河跨境电商9610模式... 观点网讯:7月9日,黑河海关披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黑河跨境电商“9610”模式业务出口包裹...
芯原股份股价跌5.08%,华宝... 7月9日,芯原股份跌5.08%,截至发稿,报88.77元/股,成交8.20亿元,换手率1.81%,总...
芯原股份股价跌5.08%,中欧... 7月9日,芯原股份跌5.08%,截至发稿,报88.77元/股,成交8.21亿元,换手率1.82%,总...
新型城镇化概念股集体上涨 新城... 观点网讯:7月9日,新型城镇化概念股震荡走强,新城市午后20CM涨停,国义招标涨超20%,美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