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婷婷报道 2025年7月7日,初入职场的00后姑娘小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光荣地成为沈阳市第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11岁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小赵读大学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为白血病患儿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和项目捐款。她还主动签订了器官捐献志愿书,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已累计无偿献血6次。当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时,小赵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2022年初,她主动前往爱心献血屋留存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之后,小赵每次去无偿献血时,都会追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还没有人需要我的造血干细胞?”在得知配型成功率仅约为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后,小赵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血液病患者在面临配型时的困境。她暗暗告诉自己,只要有患者能同自己配型成功,自己就一定要为他捐献,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后,小赵即便换了新的手机,通讯录的第一联系人一定还是红十字会的电话号码,她怕自己会错过通知,错失救人的机会。
2025年4月份,刚刚进入某国企工作的小赵在得知与小患者初配成功的消息后,没有一丝感到犹豫,坚定地表示会随时配合。家人因对捐献流程不太了解,表现出了一些担心,但在小赵耐心讲解后,善良的家人转而成为小赵坚定的支持者,陪她一起完成了高分辨确认、体检和采集等捐献的全部流程。小赵所在单位在得知她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小赵坦言“自己在未完成捐献前,也有过担心和害怕,但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勇敢、善良、可以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的人,能够为社会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期望自己能一直这样充满热情、积极乐观地工作和生活。”
承载生命希望的干细胞混悬液和小赵对小患者的祝福将第一时间送往患者所在医院,小赵成功实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梦想,同时她更为小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
下一篇:用汗水搭建城市“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