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2025年之后或步入海外水泥盈利的分化期
创始人
2025-07-09 06:51:28
0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2021-24年国内水泥海外产能规模显著扩张,2023-24年部分企业的海外水泥业务已经成为其盈利构成的重要部分。但在海外水泥规模“提速”的同时,观察到市场对于高价海外水泥的“纸面黄金”能否真正兑现成盈利能力仍有分歧。海外水泥扩产时代的领先者依赖的是机制优势,而2025年之后或步入海外水泥盈利的分化期,由公司的经营内功决定盈利兑现的质量,体现在海外选址能力和外币负债敞口的管理能力。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全球视角:需求定增量,格局定价格。

全球水泥发展历程来看,区域水泥的需求从长期看是由城镇化进程与人口增速决定,但观察到90年代以来全球需求增长斜率最高区域(包括中国内地、中亚、东南亚、北非等),往往对应的是分散化的产业格局和较为激烈的价格竞争。而欧洲作为全球老牌水泥巨头的发源地在70年代率先完成了城镇化,实现了先竞争、先集中,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带动欧洲水泥价格在水泥需求见顶后,反而迎来了价格的新高。

经营视角:机制定速度,内功定质量。

2021-2024年间国内水泥企业出海进程加速。水泥企业海外投资产能从4503万吨提升至8759万吨,其中民营、外资股东背景的企业及市场化机制较优的国企在扩产期中领跑行业,机制的优势体现在更好、更快海外的项目触达能力,和先发卡位的市场优势。2025年之后企业之间海外盈利能力将分化,核心因素在于不同企业海外经营“内功”不同,站在当前时段看内功的核心体现是选址的能力。

财务视角:从账面盈利到汇兑损益,外币负债敞口的管理能力有助于平抑汇率波动。

以非洲水泥龙头Dangote为例,21-22年Dangote在尼日利亚市场水泥吨均价在130-150美元/吨,单吨EBITDA为80美元,2023-24年奈拉大幅贬值,2024年单吨EBITDA折算后缩减至40美元/吨,即便在汇率大幅贬值下非洲水泥的实际盈利能力仍较为可观。从财务视角看汇兑损益的产生,主要是企业在当地结算货币和外币负债的不匹配所导致,优秀企业对外币负债敞口的管理能力有助于平抑汇率波动风险,从而更好的把账面盈利转化为实际盈利。考虑到大部分企业外债中美元占比较高,中长期美元韧性从高点逐步松动,有望提供额外的盈利弹性期权。

风险提示:海外汇率大幅波动,海外水泥供给超预期扩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楚钦说两场比赛后适应一些了 【#王楚钦说两场比赛后适应一些了#】 #王楚钦3比1高承睿# 北京时间7月9日,美国大满贯男单1/1...
中国AI加速出海 阿里云提供全...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AI出海正成为中企出海新趋势!7月9日,记者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
这场发布会,中国人的成就感拉满 今天(7月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这五年我国经济社...
马可数字科技修订配售价至0.4... 7月8日,马可数字科技(01942)发布公告,配售代理与公司达成共识,将配售价由每股配售股份0.52...
“90后”苟某,单笔收了900... 转自:扬子晚报图源:CFP正义网7月8日披露了“90后”苟某受贿案。4月2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召开...